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绘画作品中的民众人物,不仅服饰上日益丰富和华丽,而且人物也开始戴上各种头饰和手饰。这实际上反映了
A.市民阶层社会地位的提高
B.广大民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C.艺术家绘画技艺日趋高超
D.人文主义思想促进了个性解放
2017-09-23更新 | 319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TOP20九月联考(全国II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苏格拉底提倡“美德即知识”。他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美德基于知识,源于知识。他还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没有知识便不能为善。苏格拉底的这一主张(  )
A.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反思B.彻底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
C.表明他否定希腊的民主制度D.说明了知识是人类生存之本
3 .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通过搜集史料证明:在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国王卢修斯把自由和财产赐予英国教会,当卢修斯写信给阿莱赛利乌斯教皇请他到英格兰传授罗马法时,教皇回信说卢修斯不需要罗马法,因为他已经有了不列颠法律。亨利八世此举的目的是
A.否定教会权威
B.证明君权神授
C.没收教会财产
D.建立民族国家
4 . 18世纪法国很多学者认为: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创立之后上帝就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一主张
A.有利于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
B.促进了宗教改革在整个欧洲的开展
C.表达了封建王权独立于教权的意愿
D.为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奠定基础
2018-01-09更新 | 207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6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5 . 1748年孟德斯鸠出版了《论法的精神》。在书中,他把一个运转良好的君主政体与“宇宙系统”作了比较:在宇宙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吸引力”,它能够“吸引”所有物体趋向“中心”。这说明
A.科学进步往往先于思想革命
B.科学进步往往是思想革命的结果
C.人文主义导致科学革命发生
D.科学进步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6 . 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B.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
C.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D.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
2017-12-01更新 | 317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5届吉林东北师范大学附中高三上期第三次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启蒙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成为了它的一块阵地,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狄德罗坚持国家起源于社会契约,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协议的观点。此观点提出的依据是
A.自由平等思想B.人民主权思想C.天赋人权思想D.分权制约思想
8 . “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无论什么人,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一主张最有可能出现于
A.文艺复兴时期B.宗教改革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D.法国革命时期
9 . 伊拉斯漠在《愚人颂》中说:“如果生活中没有那种俊得可爱的感官快乐来调剂和平衡,那么……人生就是一个充满优郁、单调乏味、令人讨厌、无法忍受和十分艰难的过程。”这表明伊拉斯漠
A.反对社会不平等现象
B.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人生观
C.批判世俗的享乐主义
D.开启了追求理性人生的先河
2016-12-13更新 | 20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6届吉林白山市高三下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10 . 法国的启蒙运动时,一些启蒙思想家的语录被刻印在日历、月历上,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使社会底层受到启蒙影响B.在天文历法方面树立理性思维
C.使统治阶级无法阻止宣传D.进一步地解放当时人们的思想
2016-11-27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吉林省吉林大学附中高三上第五次摸底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