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5世纪中期,一批学者从意大利留学回来后应邀到德国大学任教。这批学者与经院主义学者不同,他们反对经院主义教育,主张学习修辞、文体、诗学,倾心于诗歌和书信艺术。到16世纪,他们培养出了一批像马丁·路德这样的修辞学教授。这说明当时(       
A.近代教育开始兴起B.民众人文知识普及C.人文主义影响扩大D.民族国家意识形成
2 . 在中世纪,人们普遍认为上帝是宇宙的中心,人不过是神的附属;18世纪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则借鉴了培根的知识分类方法,按人的心智能力来划分知识,用人的视角展开对世界的认识,组织编纂了《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这一变化表明
A.人类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B.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民众思想解放
C.人类的理性精神与中心地位得到彰显
D.人们已经摆脱了宗教禁欲的精神束缚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列关于欧洲思想的三种观点:

观点1:它的思想在任何时期都带有批判精神。康德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要把一切事物、一切问题都摆在理性的天平上加以批判。”

观点2:在欧洲的内部,思想之间交流、辐射,是从古到今分不开的;欧洲的思想通过商业、传教、殖民、征服,逐步传到欧洲以外的别的地方去。

观点3:对欧洲任何世纪而言,任何一种思想,一个特定的国家,一个特定的民族,特定的思想家,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有一个一贯的东西,它既是断代的又是连贯的。


请你任选一观点,运用世界史相关知识加以解释。(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某位哲学家因思想主张遭到指控并被逐出雅典,他的著作中有这样的话:“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这位哲学家应该是
A.伯利克里B.普罗泰格拉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2021-12-29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新高考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12月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5世纪有西欧学者提出:“这个世界和它的所有美好事物看来是由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起来的…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你是你自己的自由的创造者和塑造者”。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批判了中世纪的神学蒙昧B.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借助神学阐扬新型人本观D.冲击了教会的思想禁锢
6 . 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卢梭不但是文学家、哲学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植物学家。伏尔泰在英国期间深入研究了牛顿的物理学新成果,后来写下科学著作《牛顿哲学原理》。康德在46岁之前的主要著述都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由此可知
A.启蒙思想与自然科学精神思维相近
B.自然科学发展推动了欧洲国家进步
C.自然科学是启蒙运动的前提和基础
D.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造就启蒙运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不得不相信:为了有效地了解时代,作为基础计划的范围就必须大加扩充;想我所做的这种研究,如果要使结果基本上成为有结论性的和必要的,把自己限制在某一个时代及其政治现实,或把自己限制在实用主义的框子中,或竟不去利用纯粹形而上学的和高度先验的研究方法,是不可能的。事情很显然,一个政治问题是不能单从政治本身去得到理解的,并且在事物深处起作用的重要因素往往只能从它的艺术表现去领会,甚至只能远远地用科学的或纯哲学的观念的形式去张望。

——1918年【德国】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此认识提出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1-10-27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讲述了一位聪明的女性通过一席特殊的母鸡宴使国王打消了对自己的非分之想;再比如,寡妇运用精明的手段使有非分之想的神父没能得偿所愿,并且让他蒙羞丢脸,受尽惩罚。薄伽丘这些描述意在
A.否定神权至上B.宣扬人性解放
C.提倡理性科学D.打破伦理束缚
9 . 中世纪欧洲盛行的音乐,如奥尔加农和基督教音乐,几乎都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15世纪后,在自己作品上署名的现象非常普遍,涌现了大量流芳百世的作曲家。这反映了当时社会
A.自我意识的觉醒B.文学艺术的繁荣C.追名逐利的风气D.宗教信仰的弱化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之内。学习历史如果没有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则无从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下图历史事件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在①和④中任意选取一空,填补空白处内容,并结合所填内容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