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马丁·路德摒弃经院哲学的神学、有关功德和免罪的烦琐制度以及礼拜的仪式,强调内在的信仰生活和精神上的崇拜。据此,马丁·路德的观点
A.体现了唯物辩证法B.反对封建神权统治
C.宣扬王权高于神权D.背离人文主义精神
2 . 有学者对近代欧洲社会发展变化的描述如图所示。该学者的描述反映出,当时欧洲(  )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有一种新的信仰在增强,即认为人类可以对环境加以控制和计算。防备风险的保险公司迅猛发展起来。医生们加紧攻克各种流行病,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17世纪晚期发明的·简报"开始刊登“失物招领”消息,因为没有必要把这类事情留给民间的那些诡计多端无事生非的法师去解决。

A.启蒙思想引发社会观念的变化B.工业革命提升民众社会生活质量
C.科学革命成果已经普及到民间D.民众精神面貌引领新的知识潮流
3 . 他们在创造现代思想的同时,也在学习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杰出传统文化。他们反思过去,目的就是要为今天创造一种新文化。他们把许多时间都花在宣扬人的价值,美德和尊严上。由此可见,“他们”可能首先提出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D.“知识就是力量”
2022-01-06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多校联考2022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的观点。其共同点是
作者基本观点
彼特拉克宣称不想变成上帝,只想拥有“属于人的那种光荣”,“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
但丁兴奋地高呼:“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瓦拉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自由,只有独立的个性自由,才能创造出人间奇迹,造福于人。’

A.强调独立的思考B.冲击上帝的权威C.呼唤个性的解放D.宣扬人生而平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世纪时,受教会影响,简约、朴素的着装受到欧洲人的推崇。下图所示是14、15世纪欧洲的流行服装,女装流行蓬松宽大的袖子,男装流行打褶大衣、紧身裤。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人们渴望摆脱宗教影响B.贵族生活追求奢侈豪华
C.艺术侧重反映百姓生活D.人文精神影响社会风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4世纪,意大利的家庭住宅设计打破了以前生活和劳作没有严格区分的布局,日益注重住宅中私人空间的建设和设置,如威尼斯的贵族家庭重视房间的采光度,认为这有利于健康和精神舒畅以及净化空气。这一建筑理念
A.旨在炫耀贵族阶层富有B.表明了社会贫富差距加大
C.体现了社会生活人文化D.助推了享乐主义日益泛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古希腊哲学家曾把“和谐”视为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和人生的一种美德,这反映了其对于宇宙万物统一现象的把握和对道德完善、社会平等的理想状态的追求。据此可知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
A.深受中国传统儒学的影响B.赞扬人的力量和人的美德
C.体现了探讨社会的历史观D.孕育着近代西方科学精神
2021-11-19更新 | 26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4世纪,意大利画家乔托的画作由于注重写实而别开生面,其《圣母像》不仅表现了真实的女性形象,也塑造了一位坚强、朴实、庄重的带有农家妇女气质的女性。这表明
A.宗教改革推动艺术发展B.庄园经济催生新艺术题材
C.人文主义影响创作风格D.人们摆脱宗教神权的束缚
9 . 18世纪上半叶法国文学流派众多,但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描绘上层阶级之间奢靡做派的贵族文学。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中多次提到:宁愿如历史中尚武的人物一样,放下纸笔,走出室外,去做一些真正实际的事情。由此可见,卢梭本质上为了
A.捍卫人的美德B.质疑艺术成果C.宣扬天赋人权D.批判虚空浮华
2021-09-18更新 | 16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当苏格拉底看到一个雅典公民因长途旅行感到十分劳累,而他的奴隶背负着沉重的行李却没像他那样疲惫时,苏格拉底指责道,一个有教养的人竟然不如一个奴隶,这是一种耻辱。在他看来,体育锻炼的意义在于培育公民
A.健康强壮的体魄B.追求美好心灵的养成
C.坚持不懈的毅力D.对雅典城邦的荣誉感
2021-09-18更新 | 22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