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1525年,路德与一个从修道院中逃出来的修女卡塔琳娜·冯·博拉结婚。因为卡塔琳娜在他困难和抑郁时期帮了他很大的忙,她在家里收留学生,以此来赚钱度过贫困时期,许多人将路德的言语纪录了下来,成为宝贵的资料。由此可见,路德(     
A.不再认同基督教的权威B.践行了“因信称义”的主张
C.背离了宗教改革的信念D.挣脱了宗教禁欲主义束缚
2022-12-28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秦慕阳同学以”思想的力量”为主题对近代西方思想解放进行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对“人”进行了广泛的论述,赞扬人性、人的卓越能力以及人在改造世界方面的作用。人的自我创造,人的自由意志等一系列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也纷纷被提了出来。神的作用、神的权威隐退到了一个次要的位置。讴歌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成为这一时期的共同目标。

——摘编自王小侠《西方文化史论》


材料二 经过长期的经济政治发展和民族意识和熏陶,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德意志民族主义思潮达到了历史上第一个高峰。此时发生的宗教改革是德意志人为民族利益反抗民族敌人的政治斗争。推翻罗马教廷统治,争取民族教会独立是它的主要内容。德意志民族同罗马教廷矛盾日益激化,是它爆发的主要原因。

——摘自修海涛《德国宗教改革的起因》

材料三 启蒙运动部分思想主张逻辑示意图

中世纪启蒙时代
国家权力起源君权神授社会契约论
主权归属主权在君(①)
权力分配君主专制(②)
人权学说等级特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据岳麓版、人教版、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3整理

对法国来说,启蒙思想培育出整整一代革命家。在未来的革命中,几乎所有政治派别的活动家都是在启蒙思想影响下。同时,启蒙学说也通过各种途径甚至民间说唱艺人的演唱,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开来,极大地启发了人们反封建意识,为未来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材料一体观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潮是什么?指出材料地图中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写出字母),并说明发源于此地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德意志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
(3)结合所学推断材料三①②处应该分别填写什么?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影响。
2022-01-04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3 . 马泰奥·帕尔米耶里(1406-1475年)不仅歌颂了西欧艺术、雕塑及建筑方面的天才艺术家,还对“同时在西欧出现的道德、社会及政治哲学的繁荣”发出了赞美之辞。这表明
A.人文主义的思想文化得到提倡B.中世纪的文学艺术流派影响深远
C.空想社会主义思潮较广泛渗透D.大工业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创作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并不只局限于意大利,16世纪时,它还将种种新事物传播到了北欧。这一传播固然得益于北方诸君主所雇用的意大利外交官和将领,大批的印刷品也激起了公众对政治和宗教问题的极大热情,促成了宗教改革以及随后的宗教和王朝战争。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是对人类所能做到的事情的新的强调,比起中世纪时期的观点,更有助于海外扩张。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下册

材料二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两大思想运动,都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如果说文艺复兴反对的是天主教神学思想,所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的话,那么启蒙运动反对的则是封建专制主义,所追求的是自由平等。当然,现世的幸福和自由平等,资产阶级都是以全人类的名义提出来的,尽管他们实质上着眼于狭隘的阶级利益。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篇(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促成文艺复兴运动扩展到北欧的因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薄伽丘《十日谈》中第三天第九个故事里,女主人公芝莱特为了追求自己所爱的人,主动为国王治病并请求国王为自己赐婚,但丈夫却因她地位低下新婚后不辞而别,最后芝莱特通过自的贤良、毅力
和智慧获得了丈夫的爱情,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反映出薄伽丘
A.歌颂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B.赞扬女性善良
C.追求自由爱情和幸福婚姻D.倡导男女平等
6 . 文艺复兴时期,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思想观念的变革从各个方面对基督教构成强有力的冲击,迫使教会对这种冲击自觉或不自觉地作出反应。由此可知,文艺复兴
A.批判专制传统阻碍社会的发展B.推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进程
C.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D.否定了天主教会的合法地位
7 . 17世纪英国革命的参与者并没有把该事件当成“革命”,通常是称作“清教运动”或“内战”,革命在当时有“现存社会的动荡与破坏”之意。18世纪法国革命的参与者把自己所从事的斗争称作“革命”,革命成了天下最正当、最神圣的事物。这主要是因为
A.革命造成社会动荡减小B.工业革命发展水平不同
C.人民主权观念广泛传播D.宗教改革冲击天主教会
2021-11-10更新 | 780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苏格拉底对于知识的认识和探讨哲理的方法很有特色,其一生虽无著述,但弟子柏拉图和色诺芬记述了他的思想。后来雅典法庭以渎神、败坏青年罪名,判处他死刑。临死之际,他坦然自若,坚持自己的思想。这说明,苏格拉底的重大成就在于(     
A.创立独特的学说体系B.发挥了哲学上的启蒙作用
C.坚守自己的思想信仰D.培养了众多有名望的弟子
9 . 但丁在《神曲》中精心塑造了贝亚特里丝这样一个“超凡入圣”的市民形象,贝亚特里丝木属于地位低下的市民阶层,是贵族和教会阶层轻视的平民,但在《神曲》中就是由她而不是由教皇引导但丁进入了天堂。这一艺术塑造说明但丁
A.摒弃神学信仰以弘扬人文主义B.推介了德国宗教改革的成果
C.倡导了世俗精神和平等意识D.打破了教会权威并弘扬了理性
10 . 在宗教改革中,路德主张设立公费学校,强制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要求学生不但学习宗教,还要学习文化。路德的主张
A.否定了教会的因行称义B.普遍提高了公民的素质
C.实现了宗教改革的初衷D.助推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