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历史可谓一部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史。明清时期,国人已经有了一些对西方文化的接触,如传教士等,但真正意义上的向西方学习,是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后。一般认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探索民族出路的过程中把目光投向西方,经历了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洋务派实践了“师夷长技”的主张,以“中体西用”为旗帜向西方学习。随着近代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兴起了以引进西方政治制度为目标的运动。民国初期,一些知识分子打着“民主”“科学”的大旗,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在新文化运动过程中,李大钊率先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此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新思潮的主流,并日益和中国实际结合,给中国带来巨大变化。

——摘编自郭朝辉《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分化及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0年,陈独秀发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对如何继续“运动”提出了三条原则:一是“新文化运动要注重团体的活动”,二是“新文化运动要注重创造的精神”,三是“新文化运动要影响到别的运动上面”。这体现出作者
A.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传统国家B.强调新文化运动社会革命的意义
C.肯定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作用D.说明中共早期组织建立的必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华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相反,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丧、君主复辟、军阀割据,以及帝国主义势力加剧。为改变此局面,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新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运动,史称
A.保路运动B.护国运动C.护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完成的著作。在这本书中,康有为尊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他的目的是
A.大力传播孔子儒家思想B.鼓励民众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宣传维新变法的合理性D.为袁世凯称帝提供理论依据
2020-01-18更新 | 229次组卷 | 18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鑫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艺术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     
A.魏源《海国图志》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容闳《西学东渐记》D.洪仁玕《资政新篇》
2019-11-03更新 | 93次组卷 | 17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等级考)
8 . 许纪霖《中国现代化史》评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处于价值危机和现代化范式困惑中的‘五四‘知识分子所特有的吸引力,是不难想象的。“因为十月革命给他们送来了
A.三民主义
B.自由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魏源B.王韬C.宋教仁D.胡适
2019-05-13更新 | 105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等级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A.《新青年》
B.《少年中国》
C.《青年杂志》
D.《每周评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