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1952-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共培养学生约14400人,其中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至少有32人;一大批学生的考试分数都超过了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但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钢铁学院冶金系。材料反映了
A.教育受国家经济方针的影响
B.科教兴国战略取得重大成就
C.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尚未确立
D.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7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文件《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了高等学校新的招生政策: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这是我国当时
A.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B.扩大办学自主权的需要
C.“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D.教育界拨乱反正的需要
3 . 1950年,教育部接管了天主教会开办的辅仁大学,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随后,又接收了受帝国主义津贴的燕京大学等二十所高等院校、五百多所中学、一千一百多所小学。这一举措
A.彻底改造旧教育
B.对教育拨乱反正
C.提高了教育质量
D.收回了教育主权
2018-01-25更新 | 241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23届高三8月综合测试历史试题
17-18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奖励大会上提出要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下列各项科技成就中,能够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
A.成功研制“两弹一星”B.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返回D.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018-01-25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必修)试题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之后经过2006年、2015年两次修订。这表明科教兴国战略得到很好贯彻
2018-01-1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必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份颁奖辞赞誉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B.袁隆平C.李四光D.华罗庚
2018-01-14更新 | 5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二第一学期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美国著名太空学者迪安说:“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俄罗斯国旗),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这条“红色巨龙”最有可能是指
A.“东方红一号”卫星
B.“嫦娥一号”绕月卫星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D.“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2018-01-14更新 | 10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启东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8 . 2015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的这次讲话,既继承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髓,又为新形势下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工作指出了发展方向。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

——冯梦龙《山歌》

材料二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材料三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化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两汉赋家,颂声大作,雕琢阿谀,词多而意寡……元、明剧本,明、清小说,乃近代文学之粲然可观者。……或希荣慕誉,或无病而呻,满纸之乎者也矣焉哉。……与其时之社会文明进化无丝毫关系。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郑》《卫》”是中国哪一部儒家典籍的内容?它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何影响?结合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什么?

(2)材料二中唐诗成就突出并被誉为“诗史”的诗人是谁?宋词和元曲成为“一代之文学”共同的经济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后世儒硕”鄙弃元曲的原因。

(3)材料三中陈独秀认为“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的依据是什么?陈独秀倡导文学革命的本质目的是什么?

(4)改革开放后,中国文艺发展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结合陈独秀的文艺思想,你认为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文艺应该坚持怎样的发展方向?

9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105年,“蔡侯纸”发明造纸术在中国出现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航空事业起步
C联合国向世界推广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成功解决了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D1983年,“银河一1号”问世中国进入了世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行列

A.A
B.B
C.C
D.D
2018-01-09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必修)试题
10 . “双百”方针是指学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艺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它是由毛泽东在1956年首先提出来的,它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