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是建国后,湖北省恩施州在不同时期教育发展状况。这说明恩施地区(  )
年份幼儿园小学中学
1965年24所1982人11271所349759人66所23944人
1983年30所10300人3784所459137人428所107313人

A.建国后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发展
B.改革开放后基础教育发展迅速
C.双百方针、二为方向成功实践
D.1983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 . 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时期,郭沫若认为始于战国,范文澜认为始于西周。当时,有些学者要中央宣传部决定谁对谁错,但中央认为,这是学术问题,要凭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实物,由历史学家自己去讨论决定。这反映了(  )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B.左倾思潮在史学界的泛滥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D.历史研究难以有正确结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根据下图中的数据信息,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1978—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规模和毛入学率的统计图
A.我国已实现普及高等教育B.教育事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C.高等教育类型呈现多样化D.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的情况,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下列各项可取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019-11-13更新 | 293次组卷 | 57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下图是新中国科技成果发展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①时期: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B.③时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秦山核电站建成
C.④时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籼型杂交水稻问世
D.⑤时期:人工结晶牛胰岛素合成、超级计算机诞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各种穿越剧、抗日神剧和历史偶像剧轮番上演,一些影视作品中的雷人情节严重干扰了广大观众的正确历史观的形成,请你从历史的角度看看,下面哪些影视剧中的场景是不可能发生的
①女主角欢天喜地的向康熙皇帝展示自己的无袖旗袍
②中共地下党员在地铁站里向同伴传递日军情报
③一对年轻人身穿列宁装和布拉吉(连衣裙),唱着欢快的苏联歌曲去剧院观看“样板戏”
④一位刚来深圳打工的年轻人从广播里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毅然辞掉工作回家复习,准备圆自己的大学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 . 下表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50年本科第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科目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史经济地理俄语高等数学基础体育
周课时61121222
学期总课时1322222442644444

A.政治课在总课时中占比最大
B.课程设置受到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
C.贯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D.课程安排体现面向工农的时代要求
2018-07-02更新 | 395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1977年,我国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科教兴国战略正式实施
B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C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A.A
B.B
C.C
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中国部分年份高校毕业人数表,对其解法正确的是
年份194919801993200120082015
毕业学生(万)2.114.757.07103.63512.0749

A.1949年—2015年间,毕业人数逐渐增长,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转变
B.1949年一1980年间,绝对数字增长缓慢,原因是受文革影响大
C.1980年-1993年间,因为“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
D.2001年-2008年间,毕业生人数增长最快,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后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光明日报》和《文物》杂志先后刊载了高二适《<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一文和影印的手稿。随后,郭沫若又针对高文发表了两篇文章,与之辩论。这说明
A.史界泰斗的鉴定更具权威性
B.学术问题百家争鸣得到提倡
C.学术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
D.辨析《兰亭序》真伪没有价值
2018-03-20更新 | 787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