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1 . 江泽民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
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
C.细胞学说的提出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2 .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作一番思考。其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不但是我一个人如此,凡是我所认识的有唯心主义烙印的旧知识分子一见面就谈到这个‘福音’,没有一个不喜形于色的。”这说明了“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
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B.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区
C.促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D.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
2019-01-30更新 | 781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6-2017学年河北邯郸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
3 . 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在请示中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火计划”由此诞生。“星火计划”的寓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的农村大地。该计划的提出是为了
A.适应两弹一星的战略目标
B.改变农村经济建设粗放式经营的状况
C.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D.配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
4 . “双百”方针使广大文艺工作者有一种“如沾春雨,如坐春风”之感,整个文艺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这是因为“双百”方针
A.强化对社会主义的歌颂
B.破除了文艺意识形态限制
C.激励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D.体现了自由主义的创作风格
5 . 1949年,中国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的学生占33.1%;到1953年,文科学生的比例降为14.9%;经过1956年前后的进一步调整,这一比例下降为9%;1962年,这一比例最低,仅为6.8%。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国民经济计划影响教育布局
B.新中国教育仿照苏联的模式
C.管理人才较多,科技人才缺乏
D.改变了近代重文轻理的现象
2018-12-05更新 | 1125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各单位招工必须首先从各种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充分发拥现有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潜力,扩大招生,并有计划地将一批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这主要是为了
A.配合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
B.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C.推进教育形式现代化进程
D.适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需求
7 . 中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擦肩而过,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积极抓住机遇,参与新科技革命。除去同步实验通讯卫星发射成功外,我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还有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神舟”号系列飞船成功发射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8 . 1959年,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学说;1960年,著名物理学家王沧昌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这些成果
A.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B.表明经济困难对科技影响有限
C.体现少数科技领域的领先趋势
D.说明科技界也出现“大跃进”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科学教育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
1977年8月召开了科学教育座谈会
1977年12月恢复高考招生制度
1978年3月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1982年底科技界拨乱反正任务完成

据此可推知,当时
A.计划经济体制遭否定
B.思想解放助推科教改革
C.社会公平公正的重建
D.经济发展急需科教人才
10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①有教无类
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③“三个面向”思想 
④发展希望工程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2018-09-07更新 | 234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祖冲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