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中国人进入太空——人类对宇宙的激情再次燃起”,法新社记者理查德·英厄姆在报道中用了这样的标题。你认为这是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表的评论
A.“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2 . 1956年,郭沫若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关于科学技术,凡是于我们国家建设有益的东西,我们都是必须学习的。我们不仅要向苏联和人民民主兄弟国家学习,也要向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各国的科学家们学习。”据此可知
A.当时国际上意识形态斗争并不激烈
B.该讲话是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做铺垫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积极的科技文化政策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式提出
2018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57年一份全国性的诗歌杂志《诗刊》创刊,该刊物在发表毛泽东和许多重要诗人作品的同时,也推出了一些新人的作品,在遵循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也注重表达对于不同艺术观念的尊重。由此可以得出,《诗刊》创刊的主要背景是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包容性艺术方针的提出
C.诗人坚持以群体为本位的理念
D.新中国强调对主流价值的尊重
2018-12-20更新 | 86次组卷 | 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各单位招工必须首先从各种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充分发拥现有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潜力,扩大招生,并有计划地将一批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这主要是为了
A.配合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
B.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C.推进教育形式现代化进程
D.适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需求
5 . 1952-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共培养学生约14400人,其中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至少有32人;一大批学生的考试分数都超过了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但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钢铁学院冶金系。材料反映了
A.教育受国家经济方针的影响
B.科教兴国战略取得重大成就
C.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尚未确立
D.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某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此人取得成就的研究领域是
A.食品流通领域B.空间技术领域C.农业科技领域D.文化教育领域
2018-01-03更新 | 14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0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文科)
7 . 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
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1958年夏天,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提出把蛋白质人工合成作为重点研究项目,在上海和北京的几次科技展览会上,党中央和上海市委希望他们加速实现该项目,在研究所内部,青年同志也要求项目提前并确定具体合成对象(1965年最终合成)。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冒进的风气助推了科技发展B.科学大跃进在全国掀起高潮
C.新中国的科研力量主要是青年D.大跃进时政府加大了科研投入
9 . 1935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同时公布《推行简体字办法》,但未能推行;1956年1月,新中国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前者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B.后者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建立
C.二者都迎合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
D.二者都是为了扫除文盲,提升国民素质
10 . 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育、科学、文化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
A.“双百”方针、“教育大革命”、“三个面向”、“和平”赎买
B.“两弹一星”、“科教兴国”、“三下乡”、“载人航天工程”
C.“上山下乡”、“东方魔稻”、“三步走”、“和平共处”
D.“863”计划、“样板戏”、“三个世界”、“希望工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