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1980年电影《庐山恋》以爱情与爱国思想为主题,一经播出就风靡全国。但因剧情中出现的爱情场景也备受争议。这一现象说明
A.艺术创作应服务于政治宣传B.“文革”理论尚未被否定
C.“双百”方针贯彻的必要性D.艺术创作要坚持党的领导
2 . 1952年,中国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扫盲运动。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学校。1956年以后,扫盲运动又掀起两次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学习。新中国的扫盲运动(  )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B.构建了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
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D.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根本属性
2021-02-02更新 | 764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3 . 1952年,我国在北京集中合并新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矿业学院、钢铁工业学院、航空学院、石油学院、农业机械化学院、林学院和医学院等八所高校,被称为“八大学院”。“八大学院”的建立
A.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科技封锁B.培养了经济建设的专门人才
C.促进了新中国高等教育普及D.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
4 . 1964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某试验现场发贺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一贸电是为了祝贺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D.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升空
2020-08-05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1956~1957年,《文艺报》先后介绍了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印度诗人迦梨陀娑、奥地利钢琴家莫扎特、保加利亚艺术家玛依斯捷尔等人的作品。这得益于
A.外交领域的巨大成就B.双百方针的正确指导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某一时期中国出现了与西方文艺作品具有相似特征的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先锋派话剧以及现代舞、“新音乐”等文化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
A.救国图强,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C.科技文化艺术政府奖项设立的推动D.文艺领域拨乱反正冲破思想的禁锢
7 . 创办于1920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被誉为“工科大学之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哈工大一直按俄式或日式办学,1949-1958年则侧重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师资,后转向军事院校,成为为国防科技及国民经济建设服 务的综合性大学。其发展转变说明(  )
A.教育领域意识形态色彩不断加强B.教育服务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
C.高等教育的发展加速国防现代化D.新中国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18-19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某期《感动中国》节目中有这样一段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下列人物能获此殊荣的是(     
A.杨振宁B.袁隆平
C.钱学森D.李四光
9 .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构成同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国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反映了我国
A.工业化建设成就B.“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
C.改革开放的实践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2019-12-01更新 | 831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省饶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的情况,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下列各项可取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019-11-13更新 | 293次组卷 | 5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