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袁隆平的水稻杂交技术在研究和推广的过程中,得到了湖南省和国家农业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国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视和支持水稻杂交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的直接原因是
A.我国农业技术比较落后B.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C.我国粮食供应比较紧张D.农业现代化战略的需要
2 .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农村进行了“谁养活了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从猿到人”的社会发展史教育等,同时,也注意将大张旗鼓地宣传与深入细致的工作相结合。这些做法
A.适应了新生国家政权巩固的需要
B.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C.揭开了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序幕
D.表明农民问题是革命的中心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份颁奖辞赞誉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B.袁隆平C.李四光D.华罗庚
2018-01-14更新 | 5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黄石有色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此后,中国政府
A.制定“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
B.初步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D.制定“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2017-11-16更新 | 215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择考)试题
5 . 我国从1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1956年7年间的5倍。与这一成就相关的举措是
A.逐步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
D.落实“三个面向”方针
2017-10-10更新 | 215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蕲春县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面是上海电信局制定的改进知识分子工作计划的摘录,促成该计划制定的是
A.“向科学进军”号召的提出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针的提出
C.“以阶级斗争为纲”理论的盛行D.“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确立
2017-04-2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泽东)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
A.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B.建立职称评定制度
C.实行三级学位制度
D.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制
8 . 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分别经过了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自主创新”战略,中国科技发展在半个多世纪里完成了西方科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这说明中国科技
A.改革开放经济发展
B.符合中国国情实际
C.确立科技攻坚重点
D.苏联模式影响较大
9 . 小明的爷爷在20世纪50年代就读于某工业大学,当时他在校学习的课程有电工技术、电机学、电路分析原理、电机测试与控制等,可见学校重在培养实用型科技人才。他说那时我国创办了20个新的科技院校和26个新的工程研究所,在大约200个高等教育机构中,只有13个是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该材料说明当时我国的教育
A.遵循旧中国的教育模式
B.重视文理科院校均衡发展
C.培养工业化建设人才
D.实施“211工程”计划
10 . 20世纪50年代,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裁撤、合并了一些大学及其专业。清华大学只设置机械制造、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这次调整的目的是
A.适应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需要B.培养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
C.创办与国际接轨的高等院校D.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