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插队。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此人的履历反映了
A.“教育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作用
B.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学者至关重要
C.恢复高考政策为他人生转折提供了机遇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的受教育权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2019-01-30更新 | 2714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6-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3 .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作一番思考。其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不但是我一个人如此,凡是我所认识的有唯心主义烙印的旧知识分子一见面就谈到这个‘福音’,没有一个不喜形于色的。”这说明了“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
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B.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区
C.促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D.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
2019-01-30更新 | 781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6-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份颁奖辞赞誉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B.袁隆平C.李四光D.华罗庚
2018-01-14更新 | 5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2015学年青海省青海师大附第二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5 . 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首个中国航天日将以“航天梦,中国梦”为主题。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5号”载人飞天大成功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某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此人取得成就的研究领域是
A.食品流通领域B.空间技术领域C.农业科技领域D.文化教育领域
2018-01-03更新 | 14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6-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7 . “双百”方针一经提出,立即在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使学术文化事业出现了生气勃勃的发展景象。这主要在于"双百”方针
A.为知识分子创造了宽松环境
B.有助于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
C.顺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D.被确立为长期性的国家方针
8 . 有关中共的“双百”方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双百”是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改革开放后提出
C.它是我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
D.促进了我国文艺和科研事业的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今天,中国人已经走出了自己的摇篮,开始蹒跚学步了,这是指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神舟5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
10 . 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建院60周年纪念讲话中说“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是        
A.“南优2号”选育成功B.“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载人航天”取得重大成果
2016-11-27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青海省青海师大附第二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