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1 道试题
1 . 2020年6月,“嫦娥四号”团队4位成员荣获国际宇航联合会年度最高奖——“世界航天奖”;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在科研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          

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
②“向科学进军”热潮的掀起
③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科教兴国”战略奠定理论基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12-31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956年,毛泽东主席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目的是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对“双百”方针理解正确的是
A.吸取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学术、文艺发展的经验
B.“百花齐放”针对学术,“百家争鸣”针对文艺
C.它是发扬民主、促进团结、符合文艺发展的方针
D.确保了学术、文艺事业此后数十年的持续发展
2020-12-2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禁止技术外流,以维持其工业国家的主导地位。此时,英国全面领先,成为美国的效仿对象,(美国)各州纷纷亮出政策,吸引人才,引进技术。出生于英国的美国“工业革命之父”塞缪尔·斯莱特就是在人才政策吸引下来到美国的。除了拿出吸引技术人才的政策,美国政府还设立鼓励出售技术秘密的专项奖金,并派出间谍,窃取英国的机器图纸和技术。作为后起追赶国家,美国采取了很多手段来获得工业技术,或自己创新,或投资购买,或人才引进,从而突破了英国的技术封锁。

——摘编自韩毅《美国工业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在苏联的帮助和我国自力更生与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相辅相成的情况下,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中国成功地实现了航空、核能、火箭、电子、自动化等现代科技的启动。然而,在国防尖端技术上,苏联的援助并不可靠。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中国共产党坚持不以牺牲主权为代价而妥协,继续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大无畏精神,带领广大干部与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地继续研发和探索先进的科学技术。正是由于在引进技术的同时注意消化吸收,新中国才有了自主创新的能力与底气。

——摘编自董志凯《自力更生方针与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一新中国科技发展回顾(1949~1978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美国突破英国技术封锁的措施及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突破外部技术封锁的背景和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时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之比)
时间197719791984198820082011
录取率%4.86.128.724.65772.3

表中数据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A.短时期实现了普及目标B.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
C.在曲折中发展起来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一致
2020-12-20更新 | 206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2020-12-11更新 | 440次组卷 | 105卷引用:2013-2014学年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工农兵题材写作的主流之外,出现了一些边缘性作品,如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宗璞的《红豆》、茹志娟的《百合花》等,这些作品突破了概念化的写作,给文学大潮吹入了一股清新之风。边缘性作品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A.中国社会巨大的变革B.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C.百花齐放方针的推行D.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7 . 195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根据群众意见,制成《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包含共约1700多个简体字。委员会主任吴玉章称:“这是适应广大群众希望简化更多汉字这个要求的……并且是符合国家和人民的迫切需要的。”可见汉字简化 (  )
A.有利于知识文化向大众传播B.贯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C.适应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D.服务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D.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020-12-05更新 | 3967次组卷 | 8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以下属于我国在21世纪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我国第一颗人造地卫星发射成功
C.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实验通讯卫星D.“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2020-12-0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77年,停止多年的高考制度开始恢复,一代人的命运从此改变。高考制度恢复的背景是(     
A.改革开放后急需新型人才B.邓小平复出后主持教育工作
C.政治路线拨乱反正基本完成D.《义务教育法》的提出
2020-12-0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