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儒学继承了商周时期的民本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希望统治者实行仁德之治,善待、关爱民众。同时,他主张富民、惠民,提倡“仁者爱人”说。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继承了孔子的理论,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观点。和谐思想是儒家思想中又一个核心理念。孔子提出“身”“家”“国”相统一的和谐关系,即“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通过修身、齐家、治国的顺序,达到“天下平”的目的。孟子主张“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强调了和谐理念中的善治和秩序良好。荀子积极倡导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其政治和谐思想的核心是“隆礼重法”,他把“和齐百姓”、人民安居乐业视为治国安邦的重要基础。

——摘编自李森《论先秦儒家政治哲学中的和谐发展思想》

材料二   刘邦统一天下后,国家残破、经济凋零,内有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控制着大片土地和大量人口,外有北方强敌匈奴伺机骚扰。这种局面决定了刘邦在建国之初,既不能用法家思想治国,又不能用儒家思想安邦,只能选择黄老之术。汉武帝即位之日,正是西汉国力雄厚之时,汉武帝好大喜功的个性,加上国力允许的客观条件,决定了他对内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政体,对外勤用兵,征讨匈奴以除边患,同时开疆拓土。为了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国家必须从多方面转轨变型,而这就需要一个权威的思想作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其政治任务服务。黄老之术“出世”的性质和“无为”的取向,与其政治抱负处处相左,于是他必然要以新的思想取而代之。

——摘编自樊海永《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原因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儒学的核心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汉统治思想的变化及原因。
2 . 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代思想家是(     
A.董仲舒B.程颐C.朱熹D.王夫之
2022-09-29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精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元朔元年,汉武帝下诏兴廉举孝;元朔五年,下诏劝学兴礼,“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吏通一艺以上者,请皆选自择以补右职”。这些举措(     
A.促进了儒学体系的革新B.提升了儒学的政治地位
C.旨在罢黜其他学派思想D.推动了儒法思想的融合
4 . 董仲舒《天人三策》:“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材料体现其主张有
A.天人感应B.君权神授C.人性本善D.兼爱非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外儒内法,兼之以道”,儒、道、法三大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于它们的区别,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入世为儒,出世为道,治世用法”。下列西汉措施中能体现道家思想的是(       
A.汉朝初期的休养生息B.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C.武帝时的内外朝制度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 .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同学根据《新全球史》一书的讲述,摘录形成以下表格:

特点观点
儒家孔子的思想是关于道德的、政治的,……他认为政治和社会的和谐来自于人们之间的和谐关系,……要求行为举止要符合传统规范。
道家道家学者把全部精力放在思考和内省上,希望借此理解统治世界的自然法则,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认为,从长远来看,如果人们不再参与他们不懂或者无法控制的事情的话,就能够给整个社会带来和谐。
法家法家思想致力于寻找一种管理国家的方法!这种有效的方法以实践性强和冷酷无情著称。

材料二 一小部分欧洲人开启了与万历朝士人的对话,并产生了重大影响,但这不影明人信仰发生变化的唯一原因。信仰的动摇来自文化内部的压力:万历、天启年间庙堂之上的道德败坏、急速的商业化,社会等级的松动、边疆的军事危机、环境恶化。在这些条件下,一些人开始对过去确信不疑的东西产生动摇,并努力寻找理解世界的新途径,而这些往往是处江湖之远的思考。李贽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摘编自【加】卜正民主编《哈佛中国史》


(1)请你根据材料一整理结果,继续帮助该同学完成表格右面部分。
(2)儒、道、法三家的思想在以后中国古代王朝中经常被统治者借鉴。请以西汉王朝为例,简要说明统治者是如何利用三家思想治国理政的。
(3)根据材料二,指出李贽学术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贽学术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2021-12-2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东汉班固苦心经营西域30年,但他功成后却只求归葬故土,不带走一兵一卒;东汉末年,参与平定黄巾军的名将皇甫嵩完全可以拥兵自重,却仍“夙夜在公,心不忘忠”,回到长安,放下兵权。这些史实体现了
A.君主权势的威慑B.地方豪强的制衡C.中央集权的制约D.儒家思想的影响
8 . 西周宗法制下唯大宗才能传宗继统,宗子与庶子有质的区别;后世王朝宣扬“君权神授”,皇帝自称天子,承天继统;三国演义中强调刘备是汉宗室之后,蜀汉是正统。从制度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现象的本质都
A.体现宗法制的深远影响B.为传宗继统披上神秘色彩
C.强调政治统治的合法性D.根植于封建社会经济基础
9 . 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针对上述经济状况,汉初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思想
A.墨家学说B.法家学说C.道家学说D.儒家学说
2021-11-12更新 | 244次组卷 | 18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改造儒家思想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是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