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盛时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材料二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着手建立新的帝国体制……由于秦帝国只存续了十五年,它所建立的帝国模式带有浓厚的实验色彩,这种模式是否能够续下来,在汉初仍是一个未知数,而当时异姓诸侯王势力的强大更加大了它的不确定性。至汉武帝时,终于完美地解决了统一与分裂的问题。

——摘缟自卜宪群《中国通史》

(1)与先秦时期相比,汉朝时期人们的观念有怎样的发展?汉武帝时期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利于这一观念的形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的帝国体制”是什么?并指出这种“不确定性”对西汉政治产生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2023-11-2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东汉灵帝嘉平四年,朝廷下令,把经过官方审定的经书,刊刻在石碑上,立于洛阳开阳门外的太学内讲堂前。据此判断合理的是(     
A.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B.私学的发展
C.学习儒学有了标准范本D.造纸术尚未改进
4 . 董仲舒认为,对社会民众的教化直接影响到王朝的统治,故君王要通过学习儒家典籍,成圣成善,在此基础上施行王道教化;其次,各级官吏要上承君王,下启社会民众,通过施政和兴办教育等多种途径完成对社会民众的教化。这表明董仲舒(     
A.用教化来规范民众个人的行为B.把三纲五常作为教化的原则
C.借儒家伦理提升官吏道德水平D.赋予了教化浓厚的政治内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书》称颂汉武帝:“雄材大略…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他在位期间(     
A.下令在各郡国建立学校B.开创了选官制度“科举”
C.延续汉初休养生息政策D.重新确立儒学主流地位
2022-12-1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西汉高祖至武帝初年,朝廷官员中师从法家的居多数,从汉武帝初年到宣帝末年,朝廷官员出身于师从法家、道家的人数急剧减少,而师从儒家的人数不断攀升。这一变化表明
A.官员晋升渠道的拓宽B.治国方略的转变
C.社会阶层流动的削弱D.中央集权的强化
7 . 冯天瑜等所著《中国文化史》中写道:“其是汉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这里所说的“群儒之首”是指
A.孟子B.韩愈C.董仲舒D.黄宗羲
2022-04-1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汉武帝时、五经各一家、各置一博士,故称五经博士;至西汉末年,研究五经的学者逐渐增至十四家,所以也称五经十四博士。这一变化反映了
A.儒学影响不断扩大B.儒家独尊地位确立
C.儒家教育全面普及D.五经成为科举教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封建帝王。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B.外族骚扰C.中央集权D.儒家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汉武帝“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以至于形成了从皇帝、丞相、博士到地方官都会讲经学的局面。上述局面的出现
A.加速了儒学独尊局面的形成B.标志着儒学以外其他学派的消亡
C.促成了中央集权的行政机制D.导致了思想学术界的黑暗和倒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