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由此可见,两宋时期的儒家学说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是指(     
A.从关注天道自然转向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
B.创立出与佛道学说截然对立的新儒学理论
C.探寻出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两种明理方法
D.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
2021-09-04更新 | 265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4届山西省阳泉市教研室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2 . 儒家思想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然则性而已(如果只有本性),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

——《荀子》

材料二   (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装进阴阳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他所强调的不是从道德伦理意义上探讨人格的完善,而是着重论证君臣、父子、夫妻之间“三纲”论之不可移位……但在政治学领域,他的大一统思想却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而且适应于历史发展的潮流。

——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材料三   不返本开新,不接续源头活水,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返本开新便会泥古不化,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不推陈出新,不致力内部创造,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因此,“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

——牟钟鉴《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政治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儒学传承与创新的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程朱理学为例加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元之际的理学家许衡曾于途中饥渴难当,遇一棵结满果实的梨树,同伴争相摘食,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他取食,他却答曰:“非吾之所有,取之不义。”同伴进而劝解道:四周房倒屋塌,梨主已不复存在。许衡则说:“梨虽无主,难道我自己的心也没有主吗?”这反映了
A.理学制约了人的追求B.理学家追求孔颜之乐
C.心学激励人积极上进D.不容动摇的道德信念
2021-08-24更新 | 54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4 . 汉唐主流意识形态带有明显的“荀子思想色彩”。在北宋熙宁七年,宋神宗却封孟轲为邹国公,令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其像;荀况仅被封为兰陵伯。自此,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意识的核心内容和代名词。这反映了
A.孔孟之道在北宋开始成为正统思想B.统治者开始重视伦理道德的价值
C.儒家思想的地位并未发生重大变化D.荀子的思想逐渐淡出了政治舞台
5 . 与汉唐以雄浑见长的风格不同,宋代的士大夫别有一种精致细腻的文化品味,如以婉约柔美见长的宋词,淡远柔润、萧散简古的宋画,“惟务洁净”且以简朴清秀为雅的服饰。宋代文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分裂的局面B.商品经济的活跃
C.科举制度的创立D.理学思想的发展
2021-08-01更新 | 32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道”在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含义是根本途经。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对道有自己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以为:“夫仁、义、礼、知、信五常之道,王孝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摘编自《汉书》

材料二   朱熹以为:“阴阳非遗也,一阴又一阳,循环不已,乃道也。只说一阴一阳,便见得阴阳往来循环不已之意,此理即道也。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也。

在朱熹看来“太极”、“理”和“道”是相同、相近、相似的范畴。

——摘编自《中国思想通史》

材料三   顾炎武以为:“余所谓圣人之道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

自一身以至于夫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准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

——摘编自《亭林文集》


(1)依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思想观点。结合所学,分析其目的。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说明朱熹心中的“道”的含义。据此说明理学在儒家思想发展史中的地位。
(3)材料三顾炎武的“圣人之道”是什么?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其思想意义。
2021-07-2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人教必修3-第一单元(A卷基础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A.不畏权贵,忠君爱国B.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C.格物致知,自我修行D.有所为有所不为
2021-07-27更新 | 307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学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创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由此可知宋代儒学对儒学有所发展的是
A.吸收佛、道的思想主张B.否定“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思想主张
C.否定汉代以来的儒学D.回归孔孟之道,使儒学思辨化并形成谱系
2021-07-12更新 | 331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6届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9 . 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
A.道教地位上升B.道教深受理学影响
C.儒佛道出现融合的趋势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2021-06-13更新 | 205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6届广东惠州高三第一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10 . 下面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A.儒学的发展B.君主专制的演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D.传统科技的兴衰
2021-06-09更新 | 19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届山东聊城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