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主要思想流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1 . 民生问题,国之大事,中国自古有重视民生之传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

材料二   中国古代按照贫困户的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因素将其分为极贫、次贫等层级,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古代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还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如政府资助贫民春耕的种子。规定扶贫是各政权的重要职责,需设立独孤园等恤养老幼贫疾的常设机构。北朝在以“三长制”重建乡里机构时,特别强调三长有照顾乡里贫弱的责任。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保障民生,孟子制定了怎样的制度规范?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思想并说明其当代价值。
2022-04-30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据《吕氏春秋》记载,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剪其发,磨其手,祈福于上帝,民乃甚悦,雨乃大至。这一记载的主旨是
A.商朝已建立神权统治秩序B.君王顺民心方能功成名就
C.商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D.汤灭夏开启以暴制暴先例
2022-04-30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孔子倡导“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孟子主张“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二者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2022-04-26更新 | 270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丰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荀子认为“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而在人者谓之伪”,“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他旨在强调
A.克己复礼的价值B.尊贤尚能的主张
C.隆礼重法的必要D.人性本恶的观念
2022-04-23更新 | 633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义的文化包据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视角。守正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文化的发展,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借鉴、吸收外邦文化,同时保持民族主体性、独立性。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文化,既要慎重总结传统文化,又要虚心学习西方文化,同时更要发挥创造性的思维,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摘编自张岱年《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所示观点的整体或其中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史实正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4-13更新 | 344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春秋笔法,讲究遣词造句、微言大义,以一字定褒贬。春秋开篇的经典故事《郑伯克段于鄢》正是春秋笔法的体现。这一笔法(       
A.体现了克己复礼的主张B.寄托着孔子的政治思想
C.表达对政治变革的赞许D.反映出儒家的中庸态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管仲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这表明两者(       
A.政治立场相同B.民本思想相似C.治国主张迥异D.伦理思想一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孔子认为∶"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孟子提倡"贤不同风而同仁",并指出"仁,人之心也。"这说明当时他们
A.主张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B.强调德为才先的选才标准
C.迎合地主阶级的统治需要D.突破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
2022-03-25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二轮拔高卷5-【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所示为反映了春秋时期的老子与同——时期的古希腊人毕达哥拉斯的部分言论。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当时的中国与古希腊。
言论出处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道德径》
“人本身就是一个和谐体”毕达哥拉斯

A.文化上的“人本”价值取向明显B.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趋同
C.君权神授强化了君主专制体制D.宗教神学已成为官方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礼记·曾子问》说:“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礼记·曲礼》说:“昏礼不贺,人之序也。”这说明当时
A.个人价值服从伦理道德B.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C.宗法观念影响社会风俗D.礼乐制度得到严格维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