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南北朝时出现了佛教徒为儒家经典作注释和讲说的现象,而儒家讲经仪式中也大量渗入佛教论议的元素。这反映出
A.佛教影响力的下降B.儒学地位的牢固
C.儒学与佛教的融合D.三教融合的趋势
2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2020-09-16更新 | 540次组卷 | 132卷引用:2014-2015年安徽涡阳第四中学高二上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
2020·浙江·零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代有学者指出,余谓群生失真迷性,弃本迟末者,痛也;三教之语,以驱其感者,药也。儒者使之求为君之者,治皮肤之疾也:道书使之日损,损之又损者,治血脉之疾也:释氏直指本根,不存枝叶者,治骨髓之疾也。”下列选项与该学者的观点相符的是
A.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具有不同属性B.儒佛道在民众的教化方面各有侧重
C.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D.儒学开始成为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2020-08-26更新 | 422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宋代以前观音的造像大多雍容优雅,具有一种圣洁的气度。自宋朝开始,观音造像借用道教天女形态,变的朴素平凡、文静内敛,成了平易近人的庶民之神。观音造像这一变化
A.说明了佛道思想内涵相同B.表明政府全力支持佛教发展
C.调和了佛道思想上的矛盾D.意在借助本土文化宣扬佛教
2020-07-2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唐代以前,孟子与诸子无分高下,与荀子、董仲舒并称。唐代后期,韩愈从道统的角度把孟予说成是孔子的继承人,并认为圣人之道在孟子以后失传。韩愈拔高孟子的重要原因是
A.儒学丧失统治地位B.市民阶层力量壮大
C.佛教和道教的冲击D.理学道统思想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孟子讲“觉”,佛教讲“悟”,程颢、程颐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北宋僧人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佛教“亦有意于天下国家矣,何尝不存其君臣父子”。这反映出北宋(     
A.儒学统治地位动摇B.儒学与佛教的融合
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D.阳明心学影响深远
2020-07-12更新 | 8049次组卷 | 11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新儒学最伟大的哲学家朱熹(1130-1200年)在世时,新儒学在南宋时期得到全面发展。但是朱熹及其门徒没有像孔子及其门徒那样,忠实地维持古代的思想。

——摘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材料二   孪生却又相互对抗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分别强调了欧洲文化传统的不同方面。受到复兴异教古代知识、技术和优雅风度鼓舞的人们赞美欧洲历史上的希腊一罗马时代,而那些渴望根据《圣经》改革宗教的虔诚教徒则从西方文明的犹太——基督教成分中吸取营养。两个阵营中少数忠诚的人力图完全否定对方;但这是不正常的,因为这两个运动之间存在着一场复杂的交叉演出。

——摘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儒学主要内涵并说明新儒学没有“忠实地维持古代的思想”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两个运动之间存在着一场复杂的交叉演出”观点。
8 . 哪吒梵文全名是Nalakuvara,他的父亲是托塔天王李靖(李靖是唐朝开国名将),但历代对哪吒形象的描述不尽相同。罗贯中《三遂平妖传》说,哪吒“三个头似三座青山,六支臂膊似六条峻岭”,类似妖怪。到《封神演义》时,哪吒已成美少年了。佛教信徒说哪吒为了信奉佛陀,把自己的骨肉割下来给父母是曲线尽孝。哪吒形象的改变说明了(    )
A.唐宋元明时期三教合流的思想格局B.佛教与儒家斗争的激烈
C.佛教中国化的成果D.佛教的艰难中国化历程
9 . 南朝时,梁武帝“少时学周孔”,“中复观道书”。“晚年开释卷”;陶弘景一手创立了道教的神仙世界,却在晚年宣称,自己是胜力菩萨下凡。这反映出当时
A.文化信仰的多元化B.儒学受到严重冲击
C.佛教开始传入中国D.政府注重道德教化
2017·全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理学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这表明理学
A.成为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B.融合佛道思想凸显其逻辑性和道德性
C.源于汉代儒学的天命思想D.以弘扬纲常伦理和倡导个性解放为本
2020-03-19更新 | 305次组卷 | 27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