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2017·全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理学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这表明理学
A.成为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B.融合佛道思想凸显其逻辑性和道德性
C.源于汉代儒学的天命思想D.以弘扬纲常伦理和倡导个性解放为本
2020-03-19更新 | 305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练习:第3课宋明理学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意识形态不再有向心力,一些士人崇尚一种被后人称为“魏晋风流”的人生范式,他们“非汤武而薄周孔”,一味放任性情,自由自在。这说明当时
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B.统治者不再强调封建道德
C.道家思想占据社会主流D.儒释道三教思想合而为一
2019-11-21更新 | 266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娄底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文学作品往往也能反映当时的某些历史现象。唐诗《题宇文褧山寺读书院》中说:“草阁连僧院,山厨共石泉。”《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亦云:“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这表明当时
A.儒生出世倾向明显
B.民间书院发展迅速
C.儒释道三家同质化
D.存在思想融合趋势
4 . 开元十年,唐玄宗向天下颁布他写的《孝经注》,开元二十一年,玄宗又完成了《御注道德经》,开元二十二年又颁布了他注释的《金刚经》。唐玄宗的这一做法:(        
A.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是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发展的体现
C.有利于后世儒学的创新发展
D.违背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主流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魏寇谦之在“以礼度为首”的总原则指导下对道教进行改革,强调修身以求内圣外王,并教生民,佐国扶命。这表明
A.儒道开始出现融合趋势
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的挑战
C.道教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
D.“修身、齐家、治国”成为道教的宗旨
2019-09-29更新 | 44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9年湖南岳阳七中高三9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代中期后,儒学领域出现了一批”异儒”思潮,对以前的家经典和圣言提出了怀疑和批判如史学家刘知几就在其《史通》中首次倡言“六经皆史”。这主要说明唐代以来
A.儒学主流思想的地位动摇
B.儒家思想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
C.儒学的史学功能得到挖堀
D.理学的兴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五代时因历仕四朝、官位不坠而被人称羡的冯道,北宋时则被斥为“无耻之尤”,受到士大夫阶层的严厉抨击。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完成了儒家伦理信仰的重建
B.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形成了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
D.重塑了儒家传统道德秩序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5月30日《光明日报》载:“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特征,不仅表现为内部各种文明间的联系、交流,而且表现在对外来文明的吸收、借鉴与发展上”。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是基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更深认识,是基于对中国文明历史的更深领悟,体现了全球化的时代眼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在吸收借鉴中坚持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结合自己的实际消化吸收。

提取材料信息,自拟主题,结合中国史所学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封禅大典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礼仪,礼仪的执行者往往是封建帝王,但在唐高宗举行封禅泰山时,皇后武则天随行并参与祭拜。690年,武则天做了皇帝。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彻底改变
B.武则天具有超强的能力和意志
C.儒家思想地位受到较大的冲击
D.唐代有不拘礼数的传统和风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高宗曾命人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法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可见,《唐律疏议》强调
A.天人感应
B.法律与道德教化相结合
C.三教合一
D.天理与伦理道德相联系
2019-04-25更新 | 602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郴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