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朱熹认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是创造万物的根本,“理”是第一性的;“气”是创造万物的材料,它是受“理”支配的,所以“气”是第二性的。这一主张反映出朱熹的哲学体系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该思想
A.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B.产生于开元盛世时期
C.由汉代董仲舒最早提出D.不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思想家曾作诗咏《中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该思想家是
A.王阳明B.顾炎武C.王夫之D.黄宗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王守仁的弟子王几的一段话:“信得良知过时,独往独来,如珠之走盘,不待拘管,而自不过其则也。
A.带有强烈的朴素唯物论倾向B.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C.反映程朱理学逐渐失去活力D.与明末清初社会的动荡有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王阳明平南赣叛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以“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王阳明这一做法(     
A.标志着心学走向民间B.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C.实现乡村基层自主管理D.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南宋朱熹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关于朱熹的表述,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浙东学派的创立者B.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
C.理学的集大成者D.认为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8 . “二程”对于天人之际的追求有两方面突破:一是明确了仁爱之理的基础性地位;二是指明了通过涵养用敬和进学致知的方式追求超越性的基本功夫,原本有限的存在者便可与无限的超越性相互沟通。据此可知,二程致力于
A.构建儒家的哲学体系B.劝导统治者施行仁政
C.促进儒佛道三教合流D.探寻万事万物的本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某高中生在阐述一道论述题时用到的关键词句有:“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他阐述的主题可能是
A.先秦儒学B.黄老之学C.汉代儒学D.宋明理学
10 . 程朱坚信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陆九渊认为“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王守仁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王守仁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由此可知
A.程朱思想更加科学,推动其成为官方哲学
B.程朱和王守仁在心与理的关系上存在异见
C.王守仁的观点比程朱更加符合孔孟传统
D.前者主张内心自省,后者主张探究外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