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儒家思想产生以后,在历史上经历了不断的改造、发展和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本思想滥觞于殷商至西周。到了春秋,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孟子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大成,提出了仁政学说,主张“民贵君轻”。此外,这时期的儒家还提出了“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民事不可缓也”“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民本思想。

——摘编自游唤民《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论》

材料二   程朱一派专在士阶层中求发展,终于成为新儒家的正统。直到王阳明出现后,陆王才真正能和程朱分庭抗礼。王阳明的“致良知”教以“简易直接”为特色,是和朱子“格物致知”的理论长期奋斗而获得的。他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因而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之说,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

——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关注重点有哪些?分析这一时期民本思想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比较王阳明学说与朱熹学说的不同点。
2022-11-25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灭人欲”。上述思想(     
A.是对自然界朴素的认识B.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感
C.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D.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
2022-11-1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一位理学家说:“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面能,所谓良知也。”这位理学家是(     
A.黄宗羲B.王守仁C.顾炎武D.李贽
2022-11-1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宋朝理学家主张人们通过一步步的体验、领悟,逐渐达到道德与天理一体的最高境界。为此,他们提倡(     
A.隆礼重法B.格物致知C.致良知D.个性自由
5 . 在王守仁看来,一个观念正确与否,不能离开“行”而只在头脑中加以判定。同样,要了解人们是否真正把握了某种观念,也必须根据其是否实际地践行来加以确认。王守仁的上述思想主要表达了(     
A.“知行合一”B.“经世致用”
C.“致良知”D.“格物致知”
6 . “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这两句诗歌反映了(     
A.朱熹的“格物致知”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D.黄宗羲的“工商皆本”
2022-11-0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炼”,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  )
A.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C.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2022-10-20更新 | 550次组卷 | 60卷引用: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6月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8 . 王阳明和马丁·路德是两位同时代的思想巨匠,两者的学说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信得良知过时,独往独来,如珠之走盘,不待拘管,而自不过其则也。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2《郎中王龙溪先生畿》

材料二:不应当将“悔改”一词理解为忏悔仪式,即教士主持下的告解和补赎……真诚悔过的基督徒,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能够获得全面免除罪罚的权利。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阳明心学的理论核心,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阳明心学的积极之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对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下列有关该思想家所属派别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②从南宋后期起受到官方尊崇
③影响了李贽等思想家       ④明中期以后,得到广泛传播
A.①③④B.①②④C.③④D.②③
2022-09-30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6月统测(一)历史试题
10 . 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从而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列主张最能够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C.气焕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