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理学家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但对于如何求“理”却有着不同的主张。一种主张“格物致知”,一种主张“致良知”。这两种主张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王守仁、陆九渊B.朱熹、王守仁
C.朱熹、程颢D.陆九渊、程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一位理学家提出“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切己自反,改过迁善”,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该理学家
A.被朱熹批评其理学过于“支离”B.推动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
C.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D.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2021-01-09更新 | 6264次组卷 | 50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万全综合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
3 .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辨化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主流化
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D.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4 . 二程、朱熹也知道今世非古时可比,不存在一套能强迫人人顺服的体制。因此,他们向佛法禅学借来“修心”的理念,宣扬“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这说明程朱理学
A.主张改良社会体制B.将儒释道融为一体
C.由儒学转向了佛学D.致力维护社会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他这样做旨在
A.推广儒家礼仪B.实现儒学生活化
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
2019-12-04更新 | 1165次组卷 | 4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明代王艮在传承阳明心学的基础上,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认为“道”就存在于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这反映了心学
A.逐步走向大众化世俗化
B.进一步得到民众的支持
C.理论体系发生根本变化
D.逐步背离传统民本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古代理学家所提倡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旨在强调
A.知行合一B.本心即天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
2018-11-07更新 | 3493次组卷 | 35卷引用:专题08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浙江专用)
9 . 时序观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基础。下表所列,依照历史信息所属的历史时期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时期历史信息
明码标价半两钱标准衡器直道
“计工受值”王阳明铜活字“通番禁令”
“九市”市籍司隶校尉“五都”
参知政事“瓷路”《武经总要》石普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④②
D.④②③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2018-06-09更新 | 8896次组卷 | 135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