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朝书院林立,新的平民学者再起,他们到处讲学,恢复了儒学的平民精神,从寺院僧侣手中夺回了民众人生大道的领导权。可见,这些平民学者致力于
A.举贤任能B.发明本心C.格正君心D.明道济民
2 . 书院产生于唐代,最初只是民间教育机构。南宋末年,书院出现官学的端倪。其后,历经元代、明代直至清代,书院沦为科举的附庸,成为官学的替代机构。这一变化反映了(   
A.私学的衰落B.统治的加强C.理学的发展D.科举的变质
2022-07-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老子、孔子开始,到秦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全面飞跃的时期。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数以百计的思想家……随着一个个大师的出现,都把认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场认识运动是空前的,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又是绝后的。

——摘自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

以激烈的社会变革为时代背景,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景象,揭开了中华文化史上光彩夺目的篇章。

——摘编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董仲舒把君主看作国家政治的核心,说“君人者,国之本”。为了给君权提供合理依据,他提出了“君权天子”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但是君主权力过大也会走向反面,君主随心所欲运用权力,有时会造成政治混乱、甚至政权颠覆,这是有违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鉴于此,董仲舒又试图利用天的权威给君主一定约束。因此又提出了“天谴说”。

——摘编自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宋明理学建树理想人格,对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注重道德、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张貌、文天祥、顾炎武传递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和道义责任感。闪烁着理想人格和灿烂光辉,强调了宋明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脊梁。


请回答:

——摘编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明史》


(1)材料一反映的战国时期的文化现象是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其时代背景。列举这一时期任意两位重要代表人物。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董仲舒儒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汉武帝采纳他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产生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3)指出理学认为的世界本原是什么?依据材料三,说明理学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脊梁”。
4 . 据记载,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学生在家乡制定了《乡约》,涉及多个方面,主要有:惩罚酗酒、赌博、打斗、失信、诬陷、偷盗、浪费、不务正业、结交坏人等;遇到灾害、疫病、穷困、孤苦、被诬陷时互相救助等等。这些规定(     
A.加强了地方割据的趋势B.反映了理学世俗化的倾向
C.提高了政府的行政能力D.完成了儒学理论化的任务
5 . 宋代一些民间俗语广泛流传开来,如“七不出门,八不归家”即回家要学会八件事——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而忘记这八种做人的根本被叫“忘八端”。这一现象说明
A.理学思想阻碍社会进步B.宋代社会经济比较繁荣
C.民众对理学的认同增强D.文化发展促进阶层流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朱熹是宋代学者中最熟悉《梦溪笔谈》内容并能对其科学观点有所闻发的一人,正因为他自己也是一位对于自然现象非常关切而留意考察和研索的科学家之故。这一观点意在说明
A.朱熹的主要成就在自然科学领域B.朱熹对《梦溪笔谈》成书贡献巨大
C.理学是朱熹研究自然科学的动力D.程朱理学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
7 . 宋代被视为最高孝行而被大力褒奖的卧冰、割股、刲肝等行为,在元代被官方明令禁止。到明代前期,政府甚至认为“卧冰割股,上古未闻……皆由愚昧之徒……违道伤身,莫此为甚。”这种变化反映出元明时期
A.民间宗法观念渐趋淡薄B.官方伦理规范相对理性
C.君主专制集权空前发展D.忠孝立国理念开始形成
2021-12-0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藤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16世纪末万历王朝的后期,朝野上下,掀起一股骂皇帝的“非君”思潮。大臣连篇累牍地指责君主的过失,毫不掩饰地揭露当朝皇帝“酗酒”、“恋色”、“贪财”、“尚气”,等等。这种现象体现了
A.皇帝权威荡然无存B.万历皇帝从谏如流
C.理学影响政治风气D.早期民主思想出现
9 . 欧阳修、苏询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范仲淹创有范氏义庄赡养族人,各地士绅纷纷效仿,办有“义仓”“义学”“义冢”等。这一风气逐渐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A.强化对乡里的控制B.重建三代宗法制度
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D.儒学深入社会生活
2021-10-29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北宋张载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南宋文天祥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人的思想抱负源于(     
A.科举制度对宋代文士的影响B.理学对理想人格的塑造
C.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使命D.士人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