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下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从上表中,选取 3~5 个与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相关联的历史人物,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列出所选人物,论题具体明确,构建关联,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史实准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阶段概况
中国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尊女卑、三从四德、贞洁观;注重门当户对
中国近代自由恋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西式婚礼、中西结合;离婚自由;看重性情、学问、思想等
20世纪5070年代颁布《婚姻法》、保障妇女权益;一夫一妻;看重家庭出身、工作、革命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修改《婚姻法》;婚姻大龄化;传统婚礼和西式婚礼并行;传统婚俗复兴;看重家境,有房有车

——摘编自任燕《浅谈近代中国婚姻观念变迁及原因》等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的中国历史知识予以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三皇姑的故事大约出现于宋代,因普明禅师编的通俗文学作品《香山宝卷》而广为流传。故事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大历史现象。故事梗概如下:

据说,一位叫妙庄严王的国王有三个女儿,到了出嫁年龄,大女儿二女儿都顺从了父亲旨意出嫁,但小女儿妙善却无论如何不愿出嫁,反而出家为尼。国王大怒,让人把她凌迟处死。幸好土地公上奏玉帝,玉帝派神仙变成老虎将妙善托上山林,妙善得以还魂。九年后,国王重病,无人能医。变化成僧人的妙善献出了自己的手和眼,治好了国王的病。国王在得知救命恩人是以德报怨、始终孝顺自己的女儿后,终于改变了对佛教信仰的看法。而妙善也因此获得了更大的报答,成为了拥有千手千眼的观音菩萨。

——摘编自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古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故事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人把心灵交给基督教照料,其方法是人人有罪,只有通过敬仰服从上帝,才能得到拯救;他们白天在资本市场上,尔虞我诈的大鱼吃小鱼,晚上回去祷告,西方人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我们把西方文化及制度视作真理,渗透入家庭亲人关系,中国人患上了现代病症;但中国人生活在汉语中,最根本的还在儒释道里,于是我们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在这脱节的特殊时代,我们的心灵在哪里得到滋养?

——摘编自王德峰《让我们的心灵主要在中国思想中得到滋养》


根据材料,围绕“心灵的滋养"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观点。(要求:论题简明正确,论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从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到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发展,再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趋势或特点,论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1-11-16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关羽形象
三国到隋唐    《三国志》中的关羽:东汉末年名将,勇武、重义,傲慢自大、刚愎自用。隋唐时期,并未得到统治者及文人士大夫的重视和颂扬,名气也不大。
宋元    统治者对关羽赐庙额、封王;关羽的祠庙在全国各地兴起;南宋文人对关羽忠义、英勇的形象特质进行了多方渲染;关羽故事在话本、戏曲杂剧中大量出现,刚勇、忠义、儒雅是关羽形象的主要特征;元明之际,罗贯中将关羽形象定格在《三国演义》小说中。
明清    统治者先后加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在民间逐渐成为一个禳灾祈福之神,受到百姓的顶礼膜拜。
20世纪初    1917年钱玄同在写给胡适的信中说道:“明清两代,社会上所景仰之古人,就是孔丘关羽二位。不但愚夫愚妇信仰‘关老爷’,即文人学士亦崇拜‘关夫子’。此等谬见,今后及应扫荡无疑。”

——摘编自郭素媛《三国演义诠释史论》、刘海燕《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演变史论》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关羽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蒙学十三经当中的其中六经表(注:蒙学指中国旧时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

类别书名成书年代主要特点及内容

识字类
《三字经》普遍认为产生于宋代最浅显易懂,取材典范,包括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
《百家姓》成文于北宋初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
《弟子规》清代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朱子家训》清初通俗易懂易被人接受,语言骈偶易记忆;讲述治家要求,希望人人都成为一个真善美的人。
韵语类《声律启蒙》清代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让儿童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典故、知识类《龙文鞭影》明朝主要是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典故和逸事传说,四字一句,两句押韵。

依据上表内容,概括一项有关蒙学教育特点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8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下表为知网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部分论文检索目录,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认识、理解。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整个古代中国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儒学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逻辑清晰)
2021-03-2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著名学者郑师渠主编的《中国文化通史(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版)对中国历史阶段的分期及各时期的文化特征进行了汇总。

时期特征
先秦中国文化的孕育和奠基时期:由迷信天命到敬德保民、注重礼乐、政治制度不断发展思想领域百家争鸣、民族认同等
秦汉
魏晋隋唐中国文化的辉煌时期:儒释道三家并立、民族文化逐渐融合、南北文化地域特征明显等
宋元
明清前期中国文化盛极而衰的迟暮时期:专制的强化致使思想僵化、西洋科技逐渐传入、文化集大成与僵滞并存等
近代

——据郑师渠等《中国文化通史》


阅读上表,领会作者的编写思路与意图。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空白时期进行补写,并说明理由。(要求:补写内容简明扼要,准确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国思想文化讲义目录(部分)

第三回 家国秩序——国家、社会与儒家

引子:从“家”到“国”,从“礼”到“法’’

一、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从家庭、宗族到国家

二、国家国家:国在家之上

三、国家与秩序的需要

四、儒家的礼:礼貌、礼节与礼制

五、仪式:靠象征建立秩序、合法性

六、什么是“儒”?“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也”

七、穿衣戴帽,不仅仅是穿衣戴帽

八、从礼到法的提升:家庭秩序到国家秩序

九、名分:“必也正名”

十、“敬”与“仁”:和睦、等级与尊卑

十一、儒学的确立与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