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文化细腻丰满,但在气魄上远不及气势雄壮的汉唐文化。唐太宗李世民以“天可汗”的尊称慑服周边民族,而宋代自立国之始,就为边患所困扰,长期与辽、西夏、金等游牧民族政权相对峙……(这些少数民族势力)对宋人世界的长期包围与轮番撞击,产生了双重文化影响。一方面,北宋人因被动挨打而生的忧患,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契丹、党项、羌、女真等游牧民族从汉文化中吸取到丰富的营养。在辽朝,孔子受到朝野上下的尊崇。《贞观政要》《史记》《汉书》等汉文化名著被译成契丹文字,广泛流行于契丹……(西夏)已开始任用中国贤人,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马,行中国法令了。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等《中国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宋代文化”拟定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自拟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12-10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校联盟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人把心灵交给基督教照料,其方法是人人有罪,只有通过敬仰服从上帝,才能得到拯救;他们白天在资本市场上,尔虞我诈的大鱼吃小鱼,晚上回去祷告,西方人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我们把西方文化及制度视作真理,渗透入家庭亲人关系,中国人患上了现代病症;但中国人生活在汉语中,最根本的还在儒释道里,于是我们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在这脱节的特殊时代,我们的心灵在哪里得到滋养?

——摘编自王德峰《让我们的心灵主要在中国思想中得到滋养》


根据材料,围绕“心灵的滋养"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观点。(要求:论题简明正确,论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12-25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1月)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儒家人文精神的积极内涵

强烈的人本精神孔子的人本关切不仅是把人当作人看,尊重人格,而且注重如何做人,关怀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孟子坚持国家管理要以天下人民的生存生活为念,修行仁德,实现仁政。
以求道、得道为快乐的精神孔、孟虽都肯定心理、生理的快乐体验,但重心逐渐转向精神的、道德的、理性的层面,追求乐道和“乐心”。乐道和“乐心”,就是要塑造真善美和合境界,这是乐道精神所追求的终极境界。
中庸以及和合精神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既高扬人的能动性,又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关于人际、群际之和,孔子强调“和为贵”。在治理国家方面,主张“善人为邦”,“宽猛相济”以实现政通人和。对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反对擅动干戈;认为“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
笃行精神孔子主张听言观行,重视对行为的考察,“君子不以言举人”,选拔人才不能只听言。孔子看到了言与行、知与行的冲突,主张转知为行、知行统一的笃行精神。

——摘编自黄玮《论儒家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 . 下列是各个时代不同地区的孔子像(选自·历史研究),观察图片信息,回答问题。


结合上述不同时代和地区孔子像的信息,任选角度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认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9-0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存在两个最独特最鲜明的现象:一个现象是社会结构的停滞性。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建立一直到清朝,社会组织方式一直保持着基本相同的形态。另一个重大现象是社会的周期性大动荡,每隔两三百年,中国社会都要发生一次社会结构毁灭性的崩溃,然后又奇迹般地重建。我们提出的中国社会超稳定系统假说,正是通过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结购,揭示周期性大动乱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内在联系。这种超稳定系统特有的组织方式,使得每个王朝鼎盛时期,都呈现出高度繁荣,但是也造成了它在演化中的动态停滞。

——摘编自《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结合所学习的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对材料观点(一个或者整体)进行评析。(要求:自拟论题、观点明确、表述成文、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著名学者郑师渠主编的《中国文化通史(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版)对中国历史阶段的分期及各时期的文化特征进行了汇总。

时期特征
先秦中国文化的孕育和奠基时期:由迷信天命到敬德保民、注重礼乐、政治制度不断发展思想领域百家争鸣、民族认同等
秦汉
魏晋隋唐中国文化的辉煌时期:儒释道三家并立、民族文化逐渐融合、南北文化地域特征明显等
宋元
明清前期中国文化盛极而衰的迟暮时期:专制的强化致使思想僵化、西洋科技逐渐传入、文化集大成与僵滞并存等
近代

——据郑师渠等《中国文化通史》


阅读上表,领会作者的编写思路与意图。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空白时期进行补写,并说明理由。(要求:补写内容简明扼要,准确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7 . 阅读《中国思想家的籍贯分布及历史地位》表,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思想家籍贯历史地位
春秋孔子鲁国,今山东儒家创始人,“至圣先师”
战国孟子邹国,今山东“亚圣”
西汉董仲舒广川,今河北“汉代孔子”
唐代韩愈河南河阳古文运动先驱
南宋朱熹福建尤溪理学集大成者
明中期王阳明浙江余姚心学集大成者
明清之际李贽福建泉州进步思想家
顾炎武江苏昆山
晚清魏源湖南隆回新思潮代表
康有为广东南海维新变法运动发起者
孙中山广东香山民主革命先行者

根据材料,围绕“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趋势”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论述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宋史: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0-07-08更新 | 9875次组卷 | 75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通常认为,受法家思想影响,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在秦朝最初建立时,就相当接近于专制政体的“纯粹”或“理想”形态。几乎不受约束,然而统治效果却非常失败,二世而亡。以后王朝面临的任务是如何在保证君主高度集中的终极权力的前提下维护君主专制政权长久、稳定的统治。为此,必须认真协调与各种政治力量、社会力量的关系,在权力行使上容纳一定的合作、调节和制约因素。而官僚机构、儒家思想、贵族政治残余和士大夫群体等制约力量大多数时候能够发挥出程度不等的制约作用,约束专制皇权向“纯粹”或“理想”形态发展,有时甚至会让人怀疑“专制”是否还存在。

——摘编自张帆《关于历史教学中的“君主专制”问题的思考》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认识,概括作者的任一观点,对此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古人看来,和谐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早在《左传》中,就极力提倡和谐思想,曾提出“太和”观念。“和”就是各种事物间、不同对立面相互配合、统一而达到平衡状态。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更是经常用“和”的概念阐发各自的思想,提出了许多著名的论断,形成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和谐局面。

——高占祥《文化力》


根据材料并运用中国古代文化史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就“文化与和谐”这一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9-12-02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年高三上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