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
2020-11-20更新 | 431次组卷 | 123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二单元综合检测历史试题
2 .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评价伏尔泰和卢梭:“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当伏尔泰还在为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时,卢梭却已经在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材料指出卢梭相比于伏尔泰思想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②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③提出社会契约论   ④提出人民主权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④
2020-11-19更新 | 9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湘阴县一中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3 . 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恩格斯评价的运动是
A.启蒙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智者运动
2020-11-11更新 | 17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5届浙江杭州地区七校高三上期期末模拟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卢梭认为:主权是公意的运用,主权者(个体的人)既然只不过一个集合体的存在物,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代表自己,权力可以转移,但是意志不可以转移,平等权力丧失的社会不是公意社会。卢梭提到的“公意”是指
A.多数人的利益表示
B.共同体的理性意志
C.主权者的集体诉求
D.统治者的根本利益
5 . “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为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绝不会例外。”这表明法国知识分子
A.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解放人性
B.主张因信称义,否定教皇的绝对权威
C.认识到中国儒家思想对启蒙运动的作用
D.借鉴自然科学理性思维研究人类社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勃艮第王贡德鲍规定,盗窃者的妻或子,如果不揭发这个盗窃罪行,即降为奴隶……为了要对一种罪恶的行为进行报复,法律竟规定出一种更为事恶的行为。”这表明孟德斯鸠认为
A.法律不应违背基本人性B.伦理关系高于一切法律
C.财产私有神圣不可侵犯D.道德是法律的核心价值
7 . “他们痛斥贵族所享有的法律和社会特权,在他们眼中,贵族对国家的贡献比不上农民、工匠或手艺人。他们号召宗教宽容和言论自由。他们要增加自己的影响,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文中的“他们”
A.希望重塑道德价值观以实现平等B.创作文学艺术作品反映人文主义
C.主张信仰虔诚即得救的因信称义D.呼吁自由与天赋人权的理性主义
8 . 1755年11月1日,号称“虔诚之都”的里斯本发生了大地震。在科学家对地震起因展开思考与探索时,启蒙哲人则利用这一事件倡导人们反对宗教和迷信。教会关于“上帝惩罚”的解释受到普遍质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频发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诞生
B.天主教会的权威开始受到全方位的冲击
C.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具有偶发性特点
D.突发事件加速了科学和理性思想的传播
2020-06-01更新 | 34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0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5月综合训练(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18~19 世纪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指出:“如同在宇宙各个领域一样,经济领域中也存在着永恒的规律。例如供求规律、收益递减规律等。国家的功能应当减少到能够维持公共安全的最低限度上。”政府应该“维护秩序,保护财产,但决不可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与上述主张的提出相关的是
①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活动的兴起②启蒙运动中主张的理性原则
③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的发展④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垄断时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 .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高呼“个性解放”“人的自由”,提出人要摆脱“神学”的束缚,人可以达到一切他想达到的目的;到启蒙运动时期,在理性的指导下,人们更是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自由被认定为是一种自然权利,是天赋人权。由此可见
A.启蒙运动强调对社会权利的追求
B.天赋人权的思想由来已久
C.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开始出现
D.自由是要求摆脱“神学”的束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