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卢梭看来,不存在彻底的民主制,完美的民主制政府不适合人类,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府,是相对较好的政府。这表明卢梭(   )
A.致力于消灭社会的不平等B.推翻“主权在民”的思想
C.基本背离了启蒙运动宗旨D.正视公民在政治素养上的差距
2020-04-20更新 | 167次组卷 | 18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联合体2019届高三3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孟德斯鸠认为,贵族是对王权最自然的阻碍和中间力量,坚持在君主国为保障自由首要的是依靠贵族,因为这股中间力量的存在,君主国家比专制国家更为稳定。他的主张旨在
A.倡导建立共和立宪政体B.摆脱教会思想的束缚
C.缓和各个阶级间的矛盾D.否定专制制度合理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康德在46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可见,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A.是近代自然科学的衍生品B.偏离了启蒙运动的轨道
C.完成了近代思想解放运动D.彰显了理性主义的精神
2020-04-15更新 | 535次组卷 | 78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解读上表信息,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简要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0-04-13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果要在欧洲文化史上选择一个段落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较,文艺复兴较为相当。文艺复兴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在十四五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而十六七世纪中国的长江中下游也出现了类似的经济态势。文艺复兴的主旨是人文主义,其批判锋芒直指中世纪的神学蒙昧主义、禁欲主义。而中国明清之际诸大师也抨击了宋明理学中的僧侣主义和禁欲主义,提出“饮食男女之欲,人之大共也”,“私欲之中,天理所寓”等新的命题。至于顾、黄、王诸大师在哲学思想、史学思想自然观中的理性主义,也都与中世纪的蒙昧主义相对立。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以明清之际最富于战斗精神的政治哲学著作《明夷待访录》和《潜书》与孟德斯鳩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相比较,就可以发现,它们虽然在抨击封建专制帝王的猛烈程度上可谓东西呼应,不相上下,但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与文艺复兴思想的共同点,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与启蒙运动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
6 . 现有学者指出,早在18 世纪启蒙思想家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宣扬自由、平等、产权等理念的时候, 种族主义、殖民主义、奴隶贸易在西方都是合法的。该学者旨在说明
A.西方的价值观是普世价值观B.启蒙思想家支持政府的政策
C.启蒙思想与政治实践相背离D.西方推行双重标准源远流长
7 . 伏尔泰将公正视为自然法的核心价值,他说:“从自然法的观点来看,现有的关系通常作为非自然的、不合理的关系而被摒弃”。由此可知,伏尔泰(       
A.批判民主的滥用B.认识到浪漫主义的危害
C.抨击了封建制度D.划清了与君主制的界限
2020-03-10更新 | 32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现代化的进程。这三场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彻底摧毁宗教与迷信的精神枷锁B.使人从封建愚昧中日益获得解放
C.促进人类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D.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
2020-03-07更新 | 565次组卷 | 68卷引用:2017届河北省辛集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巩固训练(4)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近代以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最重要的场所。现代大学的起源,一般认为是欧洲的中世纪大学。法国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奠定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德国人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的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美国大学则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美国大学不仅创造知识、传播知识,还致力于服务社会,使更多人接受大学教育。近代大学的建立,尤其是确立从小学、中学、大学的学校教育体制意义重大,在传承文化、发扬科学、培养人才等环节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等

材料二   戊戌维新中应运而生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和综合大学,孙家鼐任管学大臣。京师大学堂在义和团事变中被毁,由张百熙重办,后与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分离,独立成校。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蔡元培接任北大校长后,将大学定位于“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很快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迅速发展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佳大学。1911年创办的清华学堂,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梅贻琦1931—1948年任职校长期间,清华大学名师济济,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高水平的大学。

——摘编自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大学建立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大学与欧洲近代大学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2020-03-0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0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10 . 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A.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B.取得了人与上帝对话的权利
C.强调人应追求现实幸福D.奠定了人类理性的主体地位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