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对下面时间轴呈现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蕴含着通则
③科学能够带给人类幸福       ④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相互推动
⑤知识是改善人类生活的主要工具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③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B.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C.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D.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2020-02-10更新 | 126次组卷 | 45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威廉·多伊尔在《法国大革命》中说:“自然本身依据永恒不变的法则而非心血来潮的神意来运转,人类事务也应该尽可能地依据确定而规范的原则来指引,这种原则根植于理性之中,而在理性中,任意专断被削减到最小。任何其他形式,只要是一个人独自行使统治权,都是专制主义。”作者意在强调
A.服从自然法则B.构建理性王国C.强调法律至上D.反对君权神授
4 . 孟德斯鸠的第一部哲理小说《波斯人的信札》发表后,在巴黎城引发了轰动效应。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紧随其后创作了《老实人》《拉摩的侄儿》和《爱弥尔》等哲理小说,在巴黎贵族社交圈和市民社会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被公众广泛阅读和接受。启蒙思想家多用哲理小说形式创作,主要在于这类作品
A.最能体现启蒙文学的理性光辉
B.有效利用文学力量宣传启蒙思想
C.促进法国启蒙文学的大众化传播
D.是当时法国广泛使用的公共文体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西人文精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各自的文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中西人文精神仍熠熠生辉。

材料一   中国古代,作为国家主流思想的正统儒学,关注人与社会,关注现实现世。人类一切活动,均以人类自身的存在与人类社会的完善为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只能依赖人类自己。正统儒家否定对于超自然力量的依赖、崇拜或信仰,坚持依靠人类自身的智慧与力量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在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方面,强调从人的本性与特征出发,构建有效的规范体系与管理机制,特别注重在精神引导方面,根据人性的善恶,确定道德的主导作用。

——摘自朱勇《中国古代社会基于人文精神的道德法律共同治理》

材料二   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启蒙思潮首倡人文主义,也从此奠定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基本传统。从词源说,Humanism(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源于拉丁语Humanitas(人文的),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意识形态、等级制度和宗教神学。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家把人本主义作为一种历史观,出现了天赋人权论,认为人的平等、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但是被君主制国家剥夺通过暴力革命来夺回它们。人本主义成为为资产阶级革命张目的政治口号。

——摘自王寒松《中西人文主义精神比较》

材料三   西方以强调个体价值为特征的人文传统,在现代化过程中曾经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同时又引发出若干弊端;中国强调社会人格的人文传统,缺乏自发走向现代的动力,却有可能在经过现代诠释以后,为克服某些现代病提供启示。因此,不能简单对西方人文传统或中国人文传统一味褒此贬彼,而只能将它们置于历史进程中加以具体分析,并试图在现代生活实践中探索二者统合的可能性。

——摘自冯天瑜《略论中西人文精神》


(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中国古代正统儒学思想中体现人文精神方面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人文主义主张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中西人文精神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伏尔泰在改编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的过程中,产生了种种“有意识的误读”。他有意识地加入自己的理解,如把赵氏的“复仇”改成了“谅解…‘宽容”“尊重”。伏尔泰此举
A.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B.推动了新剧种的发展
C.探索了启蒙思想源头D.体现了西方人文思想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耶稣会士满怀仰慕描写的中国是欧洲人的信息源,中国注定要在欧洲思想家中激起浓厚的兴趣,他们指望改善他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最大的中国迷之一、后来影响了全欧洲的政治家伏尔泰(1694-1778),他把中国部分地视为自己作品灵感的源泉。1733年,他为巴黎剧院改写了一出中国戏剧,名为《赵氏孤儿》。而且,儒家思想吸引着他,被当作他憎恨的宗教的哲学替代物。伏尔泰的同事和合作者狄德罗(1713-1784)讥讽他相信耶稣会士的宣传。1748年,在《论法的精神》这本著作中,孟德斯鸠(1689-1755)公开反驳了伏尔泰的观点。确实,截然不同的见解把孟德斯鸠和伏尔泰区分开。

——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编著《世界:一部历史》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狄德罗《百科全书》编纂工作多次受当局的阻止,检查官曾在最高法院对百科全书派提出公诉,其罪名是“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反动当局把《百科全书》称之为“魔鬼的新巴比伦塔”和“异教徒以及神和国王与教会敌人的大集合”。这是因为百科全书的编写
A.促进了民主政治在欧洲的普遍实现B.实现了大众民主科学观念的普及
C.有利于民主科学社会影响力的扩大D.矛头直指欧洲的封建神学世界观
9 . 王夫之指出,为民为公,乃千古法的精义所在,君主虽位尊权重,其意志仅一人之义,属“私”.孟德斯鸠认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因为人们害怕这个国王暴虐地执行法律.由此可知,两人主张的相似之处是
A.质疑和防止君权过于集中B.勾画未来社会发展蓝图
C.体现鲜明的民主共和精神D.都有新阶级力量的推动
2019-11-08更新 | 262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9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新高三起点考历史试题
10 . 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议会至上,依法治国
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2019-11-08更新 | 238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黄梅一中高三上学期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