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荀子·强国》云:“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在用礼和法治理国家的时候,强调“无礼”则法不能独立。《荀子·君道》中写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君者盘也,民者水也,盘圆而水圆”。民众安康是荀子“王政”思想的主要内容,《荀子·王霸》曰:“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拼死作战)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

——据《荀子》

材料二   孟德斯鸠认为:“人的理性受到人本性的限制,人不一定能够按照理性来行事,因此通过立法者制定合乎理性的法律,建立起理性的政治制度”。他强调“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行政部门必须具有否决权来约束立法部门,以防止立法部门企图把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同时,如果行政部门企图把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的话,它应当受立法的制约”。

——据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和孟德斯鸠政治构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政治构想的命运并说明其原因。
2020-02-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贪财是一种人性,在各种社会中都有贪财的人。对财富的贪欲根本不等同于资本主义,更不是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更多的是对非理性愿望的抑制,至少是理性的缓解。归根结底,产生资本主义的因素就是理性的持久性企业、理性的薄记、理性的技术及理性的法律。不过这远远不够,我们还得再加上理性的精神、理性的生活态度以及理性的经济伦理。

——摘编自德国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0-01-11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根据相关数据整理而成的《启蒙思想家国别分布图》。这说明启蒙运动 

数据来源: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A.远远超过欧洲范围B.与政治变革相促进
C.鼓励民族独立运动D.因多元发展而兴盛
2020-01-10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他们面临着双重使命:既要把人从禁欲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又要避免滑向纵欲主义;既要声张自我牟利的正当性,又要将社会引向公序良俗;既要正视古典美德共同体一去不复返,又要展示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民嘉年华’的年代”。“他们”(       
A.开启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先河B.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C.恢复了被基督教泯灭的人性D.开辟了否定权威的理性新时代
2019-12-25更新 | 804次组卷 | 45卷引用:四川省广安思源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认为,哥白尼的革命意味着把人从宇宙的中心和特权地位上撤换下来,而康德在一定意义上是把人当作偶像崇拜的。两者
A.对人的地位的认识摇摆不定B.有利于思想解放运动发展
C.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进步D.动摇了中世纪神学的统治
6 . 有学者说:“若从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分别是
A.工业革命、启蒙运动B.工业革命、文艺复兴C.“光荣革命”、文艺复兴D.“光荣革命”、启蒙运动
2019-11-21更新 | 196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0年四川成都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摸底考试历史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各类技术在总技术中的比较(%)


注:“大一统”指管理地域辽阔的大一统帝国需要仰仗的发达的通讯技术、强大的军事技术、体现皇权威严的皇宫建筑技术等等,这些与大一统国家密不可分的技术统称为“大一统”技术。

——据金观涛《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材料二 中世纪时期,早期基督教神学坚决拒绝科学,在此期间,一些东方民族扛起了被大多数西欧人遗弃了的科学大旗。最初的贡献是波斯人,他们的文化中心荣迪沙帕尔在

5-7世纪负有盛名:人们在这里翻译了许多希腊书籍,使得希腊哲学和印度、叙利亚、波斯的哲学得到初步融合。及至阿拉伯人征服中东和大片地中海地区、建立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保存和传递薪火的工作则主要由他们承担起来。近代科学的出现,既有对希腊理性科学的继承,也产生出全新的东西。有两个人物作出了重大贡献:一个是培根,一个是笛卡尔。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强调近代科学必须用来增进人类的物质财富。笛卡尔的名言叫“我思固我在”,指出了现代人类精神的基本诉求。

——摘编自高毅《科学革命与科学思维传统的确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技术发展的特点。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科学思维形成的原因,并说明这种近代西方科学思维的影响。
2019-11-02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19年高三上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伏尔泰认为:“人依其理性以认识自然,也依其理性以改造社会。发扬理性,就是推动历史,蒙蔽理性,就是阻碍进步”。伏尔泰意在
A.为新阶级改造世界提供精神动力
B.鼓动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专制制度
C.将人文精神推进到理性主义阶段
D.以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改造物质世界
2019-10-2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哈贝马斯认为:“合法性的意思是说,同一种政治制度联系在一起,被承认是正确的合理的要求对自身要有很好的论证。合法的制度应该得到承认。合法性就是承认一个政治制度的尊严性。”政治权威的合法性来自于民众的同意和认可,由于时代的变迁和人们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信仰的变迁,同意和认可国家政治权威合法性的理由也将不断发生变迁。马克斯·韦伯把政治权力合法性的基础分为三个方面,即传统、卡里斯玛(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特殊魅力和超凡品质,往往随领袖人物生命的完结而终结)和理性的基础,按照这三种合法性的基础建立了三种不同的统治类型,概而言之,前两种类型属于传统政治范畴,而近代以来所建立的民主国家更强调和追求法理型统治。

——摘编自张睿丽《议会政治与近代中国政治变迁》


结合中外近现代史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0 . 启蒙运动中的两种“中国观”

不同看法伏尔泰孟德斯鸠
对政治“新帝雍正爱法律、重公益,超过父王。帝王之中无人比他更不遗余力地鼓励农事……雍正降旨,帝国各地处理重罪案件,未呈皇上本人亲览,不得对人犯处以极刑。颁布这一敕令理由有二。两者均与敕令同样可敬。其一为:不得视人命如草芥。其二为:君王对百姓须爱民如子。”(《路易十四时代》)“中国是一个以畏惧为原则的专制国家。在最初那些王朝统治时期,疆域没有现在那样辽阔,专制精神可能略为逊色。可是,如今已非昔日可比了。”(《论法的精神》)
对儒家思想孔子并不以神或弥赛亚自居,他“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宗教说辞)”。中国是最有道德的国家,中国实现了儒家以德治国的理想。中国“在伦理道德和治国理政方面,堪称首屈一指”。中国的皇帝是掌握教权的君主,皇帝的意志便是法律,臣民的生死予夺全在于皇帝的一念之间。“礼教构成了国家的一般精神”,“中国统治者就是因为严格遵守这种礼教而获得了成功”。


(1)阅读材料,比较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对中国看法的不同之处。
(2)有观点认为,两人政治理念的差异导致了他们不同的中国观。你同意吗?请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