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7-18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认识论。二者的共同点是
A.重视智慧发展
B.强调道德素养
C.关注理性思考
D.强调等级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有位思想家认为:“美德即知识。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提倡这种“知德合一”的先哲是
A.苏格拉底
B.安提丰
C.普罗泰格拉
D.柏拉图
2017·浙江·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个古老民族——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都在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开了大步”。这一时期东西方先哲的下列主张中,与中庸思想不具有相似之处的是
A.孔子:“过犹不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B.亚里士多德:“凡行为共有三种倾向,其中两种是恶,即过度和不及”
C.印度的释迦牟尼:“避免两种极端,即理性自觉”
D.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孔子提出“为政以德”“重义轻利”;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由此可见,两位先哲相似点是
A.批判精神
B.自由观念
C.加强个人修养
D.公民意识
2017-09-01更新 | 461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学考模拟)历史试题
5 . 尼采说:“悲剧恰好证明,希腊人不是悲观主义者。”他还说:“肯定生命,哪怕是在它最异样最艰难的问题上,生命意志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遏而欢心鼓舞。”这反映出古希腊戏剧的悲剧创作
A.表达了对人文主义的哀伤
B.蕴含着人文主义情怀
C.弥漫着现实主义情怀
D.以悲观、牺牲为主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A.对人类社会的研究B.对自然界的研究
C.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探讨D.对人性的研究
2016-11-27更新 | 174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名校
7 . 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
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2016-11-27更新 | 847次组卷 | 64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主要是指他
A.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
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
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D.开始了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
2016-11-27更新 | 236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考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柏拉图说:“事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美的事物身上有丑的成分;好人有时候也会做坏事。”以下观点与之相似的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B.“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C.“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D.“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