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A.普罗塔哥拉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柏拉图以“法律的仆人”这一术语来称呼那些通常被称为统治者的人,他认为:“当法律缺乏最高的权威,受制于其他权威,城邦就遭殃。但如果法律在统治者之上,统治者成为法律的仆人,城邦就会安全,并享受诸神赐与城邦的一切好东西。”柏拉图强调的是
A.统治者个人私欲威胁城邦安全
B.立法保护私有财产
C.法律是自然中固有的最高理性
D.法律的崇高与威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对他们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从自然现象探寻世界本原
B.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
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永恒的
D.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2017-10-30更新 | 269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4届北京海淀区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17-18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在东西方几个古老的文明中心,出现了一些对人类进行反省的哲人。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在此期间人的精神觉醒的有
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宇宙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④吃饭穿衣就是“人伦物理”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017-10-13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2018—2019学年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摸底考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走向灭亡,一般是因为上层统治者的腐化堕落。据此,柏拉图提出
A.统治者应兼具理智与美德B.各城邦应实行民主政体
C.城邦公民应具有充分自由D.城邦应实行严刑峻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美国学者肯·沃尔夫在《大历史视野》中比较东西方古代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时指出:(他们)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比如)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他们)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沃尔夫比较的两位哲学家是
A.老子和苏格拉底
B.孔子和柏拉图
C.孟子和亚里士多德
D.韩非和柏拉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柏拉图建议的理想公民人数是5040人,他特别指出:“共同体的领土应当足以维持一定数量的最有节制的人的生活,但不要再大了,共同体的人口应当能够足以保护自己,反对侵略。”亚里士多德也强调城邦人口不宜太多或太少。他们这种构思的主要依据是( )
A.雅典生产力水平低下B.雅典土地与资源匮乏
C.殖民扩张会带来灾难D.政治运作的客观需要
8 . 下图展现的是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边走边讨论的画面,你推测他们讨论的话题可能涉及(     )

①人是否应该理性思考
②人类是否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
③“人”和“有思想力的人”,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万物尺度”
④是否实施“分权与制衡”,保护雅典民主政治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9 . “师承柏拉图,被马克思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是
A.泰勒斯
B.苏格拉底
C.伯里克利
D.亚里士多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在其回忆录中说:“(苏格拉底)不仅没有像控告他的人所指责的那样败坏青年,还明明地诱导了他的门人中那些有犯罪倾向的人停止了罪行,劝勉他们追求那最光荣最美好的德行,正是借着这种德行,人们才能治国齐家。”在此,色诺芬肯定了苏格拉底
A.对否定神的地位而作出的贡献
B.为挽救社会道德而付出的努力
C.对古希腊哲学进步而作出的贡献
D.为后世人文主义发展所起的启蒙作用
2016-12-12更新 | 381次组卷 | 18卷引用: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