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罪恶都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即使像勇敢、节制之类的优良品性,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理性的心灵来指导,也不能使人为善。这一看法
A.揭示了人性本恶B.揭露了商业社会的弊端
C.强调了道德标准D.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究天人之际”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下列人物与其评价不一致的是
A.泰勒斯—一西方的“哲学之父”
B.苏格拉底——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柏拉图——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康德——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
A.提倡民本B.呼唤仁爱C.倡导美德D.强调理性
2020-10-16更新 | 84次组卷 | 36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盘锦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下列属于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主张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认识你自己
C.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D.真理高于一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苏格拉底与游叙弗伦在王宫前廊相遇,游叙弗伦要告自己的父亲杀人。苏格拉底开始表示不理解,但他相信,游叙弗伦告父亲是有理由的,他之所以做出控告父亲的选择,是因为他的虔诚,即对神无所隐瞒。可见,苏格拉底
A.强调神性B.注重人权C.倡导民主D.推崇理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苏格拉底要人认识“真正的我”,强调这个真正的“我”是指我的灵魂(心灵)也就是“理智”。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将哲学变成了研究人的学问B.开启了人文主义的先河
C.忽视对雅典现实生活的关注D.主张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孟子》云:“仁义礼智,非由外镭(化)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苏格拉底说:“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可见孟子和苏格拉底
A.都强调知识的重要性B.在伦理观上有相似之处
C.都劝诫统治者施“仁政”D.对人性认识有明显不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苏格拉底认为,公民个人只有首先是城邦的合法公民,并有合适的任职,他们才能具有生存的真实价值;他还认为,城邦共同体就是全体公民的归宿。这反映出苏格拉底
A.强调公民与城邦利益的统一B.主张城邦至上的原则
C.重视个人与城邦政治相结合D.反对直接泛滥的民主
2020-06-0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苏格拉底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按智慧品德把公民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各司其职;亚里士多德提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从材料可知这三者的思想
A.一脉相承别无二致B.都崇尚中庸追求和谐
C.都追求民主崇尚自由D.都包含一定的理性精神
2020-04-26更新 | 586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苏格拉底将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探讨政治、道德、社会、人生等基本问题,在生活领域建起一座真善的理想宫殿。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B.使人本身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
C.开创理性主义的传统D.主张知识来源于对世界的感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