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一些囚徒从小住在洞穴中,身体都被绑着,不能转头,只能看到墙壁上的影像,便错将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此时一人摆脱了束缚逃出了洞穴,看到了太阳,发现了事物的真相。”(摘自古希腊《理想国》第七章“洞穴隐喻”)这反映了(  )
A.希腊人愚昧无知B.追求自由可以发现真理
C.人的理性高于主观感觉D.人是万物的尺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这说明他
A.强调个体的绝对感受B.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秩序
C.注重人的理性和价值D.主张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苏格拉底之前,希腊的哲学家都偏重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体的研究,苏格拉底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这表明苏格拉底
A.拓展了哲学的研究范围B.提高了民众道德水准
C.对真理的执著不懈追求D.开启了理性主义先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苏格拉底说:“即使是真正能反映民意的机构,如果它不受任何限制而成为‘绝对的权力’,结果对个人的自由也将是非常危险的。”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权力制衡B.反对直接民主C.拥护个人自由D.赞赏精英政治
2020-01-10更新 | 134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这种观点
A.有力地批判了封建神学的世界观
B.把人的认识从神灵转移到自然界
C.认为人应当通过具体的感知获得知识
D.揭示了知识对人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一位被誉为“西方的孔子”的哲人,曾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那么他对知识的看法与智者学派的不同点是
A.提出“知识即力量”B.认为“感觉即知识”
C.认为知识是道德行为的基础D.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对“美”这个概念的理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希腊先哲柏拉图认为艺术的源泉来自神赐的灵感,主张抛弃艺术以培育理性;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源自心之理性,借助艺术可以培养人的理性。二者的共同点是( )
A.通过复兴文化,开始冲破教会束缚B.提倡理性,认为艺术影响人的理性
C.指出教育能够使人认识自己的美德D.促进了古代雅典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9 . 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普罗塔哥拉——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③卢梭——社会契约                                        ④伏尔泰——三权分立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
2019-11-27更新 | 125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他的名言是:“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他是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泰勒斯
D.亚里士多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