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柏拉图《会饮篇》中有一个故事:最初人类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不男不女的阴阳人。阴阳人体力和精力都非常强壮,因此图谋向诸神造反。宙斯需要想出一个两全办法,一方面要让人类活着,否则就没有人类对神的崇拜和牺牲祭祀;另一方面要削弱他们的力量,使他们不敢再捣乱。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A.认识到人的力量与价值
B.宣扬神本主义的宗教思想
C.批判当时希腊人的愚昧
D.否定人类对神的宗教信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攀登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人最为契合的是
A.普罗塔哥拉
B.梭伦
C.苏格拉底
D.彼特拉克
2017-12-20更新 | 149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文科历史试卷
3 .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许多相通的地方”应包括
A.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
B.宣扬理性主义
C.代表新兴工商业者利益
D.强调个人自由
2017-12-01更新 | 318次组卷 | 26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
人自愿作恶”。他们所述的共同目的是
A.实行民主政治
B.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
C.强调教化对人的作用
D.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人总是追求幸福的。而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来好处,邪恶则总会给人带来坏处。”“如果勇敢不是基于知识和智慧,‘勇敢’到无法无天、无所畏惧,那就会变成‘鲁
莽’这种罪恶。”下列人物,曾提出类似观点的是(  )
A.普罗塔戈拉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莎士比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有一位思想家,针对雅典世风日下,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美德即知识”,强调道德教化。这位思想家是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苏格拉底曾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的雅典平民的万能,在讲到马匹不足时他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A.探索新的政治形式以代替民主制
B.反对直接民主制度提倡精英治国
C.呼吁全社会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D.嘲讽公民大会不切实际徒有虚名
2017-05-19更新 | 779次组卷 | 18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原创)在《政治家》中,拍拉图认为治国(管理)之术是一门专门技艺,管理者对人的管理必须是自愿而非强迫,并且管理者是能照顾人的心灵、关注人的灵魂健康的人。可见柏拉图的治国理念(        
A.把公民作为城邦主体B.是通过教化实现民主政治
C.闪耀着人文主义色彩D.重在培养公民的健全人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2016-11-27更新 | 448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4届海南临临高县第二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