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下表关于甲乙两人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进行的比较,表述正确的是
论点论据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实质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对人和人类社会进行研究,都提出了人的重要性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有相似的价值取向他们同为教育家,都注重对公民的美德教育

A.二者的论点、论据都正确
B.二者的论点、论据都不正确
C.甲的论点错误
D.乙的论点错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对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正确理解是
A.知识是美德的充分条件B.美德是获得知识的前提
C.知识能够充实道德D.美德就等同于知识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A.“自由是天赐的”
B.“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这说明苏格拉底
A.强调道德和教育的价值
B.反对雅典的直接民主
C.提倡应该理论联系实际
D.颂扬格物致知的意义
2018-01-19更新 | 395次组卷 | 29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7-18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认识论。二者的共同点是
A.重视智慧发展
B.强调道德素养
C.关注理性思考
D.强调等级秩序
6 . 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神灵,蛊惑青年”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焚毁。这说明当时
A.人文精神不符合时代需要
B.神权主宰雅典社会各个领域
C.哲学家在雅典没有生存环境
D.城邦对公民思想自由的限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对他们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从自然现象探寻世界本原
B.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
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永恒的
D.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2017-10-30更新 | 269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考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
人自愿作恶”。他们所述的共同目的是
A.实行民主政治
B.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
C.强调教化对人的作用
D.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表明苏格拉底
A.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结合
B.修正智者学派的个人主义
C.宣扬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
D.批判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有位思想家认为:“美德即知识。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提倡这种“知德合一”的先哲是
A.苏格拉底
B.安提丰
C.普罗泰格拉
D.柏拉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