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欧绪弗洛要去法庭告发老父杀了雇工,苏格拉底大为吃惊并讽刺地说:“天哪,欧绪弗洛!……我想,任何普通人都不会认为控告自己的父亲是对的,只有那些拥有极高智慧的人才会这样想。”这反映出苏格拉底
A.以理性为判断标准B.对法庭公正性的质疑
C.对伦理道德的重视D.重视维护雇工的利益
2020-12-3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主张“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3 .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你们当中有些人有主宰的力量,而神在创造这些人时,掺入了黄金…有一些人由白银铸造而成,他们将作为辅助者…另外那些将成为农夫或工匠的人,则是用铜与铁打造的。”这说明柏拉图
A.对雅典民主制度持赞美态度B.强调神高于一切
C.理性思考了雅典的民主制度D.肯定了人的平等
4 . 古希腊思想家开创了不同的哲学盛世,有人以生命去捍卫人类的道德伦理秩序,为了自由地畅游于真理的世界里而不惜与死神交臂;有人从嘈杂的尘世中独辟净土,为了实现哲学家治理国家的理想而献身哲学;有人既关注人类实际生活事物,使生活、理性与德行在生活实践中统一起来,又献身于哲学与科学,成为万世宗师。他们分别是
①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②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
③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④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
A.①B.②C.③D.④
2020-12-2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16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孔子与苏格拉底是同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代表人物。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
C.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苏格底说:“由灵魂本身来对事物本身进行沉思,才能抵达真实的存在,获得纯粹的知识。”"由此可见,苏格拉底认识到
A.神的无穷智慧B.理性的力量C.知识的重要性D.人性的伟大
2020-12-2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何对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是
①普罗塔戈拉   ②亚里士多德   ③朱熹   ④李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12-2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是《孔子周游列国图》和《理想国》的封面。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而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B.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
C.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子弟D.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亚里士多德说:“有些奴隶具有自由人的灵魂,有些人则有自由人的身体,无可置疑,如果人们之间在体形上的差别有如神像和人像的差别那样大,那么大家就应当承认,低贱者应当成为高贵者的奴隶。”这体现亚里士多德
A.崇尚自然法的原则B.为奴隶制辩护
C.主张提高奴隶地位D.提倡宗教信仰
20-21高二上·河南·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在继承尚周“明德镇罚”思想以及春秋德治思想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为政以德。在孔子的德治模式中,为政者作为德治的主体,其政治修养在国家政治系统中占有绝对重要作用。孟子遵循孔子的思想,孟子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他没有完全否认法治的作用,只是强调德治才是治本之举。正因如此,儒家主张教而后刑,强调对臣民道德教化的作用,视“明德慎罚”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措施。历代儒家的德治思想,都把统治者的道德自觉和修身作为实行仁政德治的前提,利用统治权威将道德伦理入法实行儒家伦理法治化。

——摘编自陈立滢《中西古代德治思想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 苏格拉底突出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柏拉图认为,为了要达到善,必须有知识。只有掌握了智的人才能够有智慧的治理好国家。法律的目的在于追寻美德,培育有德性的公民。亚里士多德为了达到政治的至善,非常重视法律的作用,认为一个城邦治理应该以公正的法律为准绳。教育不仅要着眼于必需的和有用的知识,还要着眼于培养公民的美德。公民能否实际地成为守法的公民,主要是看公民是否县有相应的美德。道德之治成为国家治理的目的和理想,而法治则是达到这一目的和理想的必要手段。

——摘编自陈立滢《中西古代德治思想比较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中西古代德治思想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比较中西古代德治思想的异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