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8—前3世纪称作“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苏格拉底和孔子“相通的地方”是
A.探讨社会伦理B.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C.理性思维方式D.注重宇宙自然研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被马克思评价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的古希腊思想家是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2022-04-2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苏格拉底
A.重视道德培养B.主张理性思考
C.关注人的理想D.主张美德即理想
2021-01-24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天津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人物与其评价不一致的是(  )
A.普罗泰格拉——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
B.苏格拉底——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D.柏拉图——强调在自然界中人是最高级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中国西欧国家
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古希腊涌现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朱元璋: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
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
③16世纪李贽:“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马丁·路德:“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④18~19世纪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卢梭:“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必须由人们直接行使,不能被代表。”

(1)据材料,概括各个时期中国和西欧国家思想发展史的历史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分析②时期中西方思想文化政策在目的和影响上的相似性。
(3)据材料概括李贽和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④时期中西方思想家思想主张产生的原因有何异同。
(4)综上,谈谈你对中西方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6 .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     
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B.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
C.教育能使人认识美德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2021-11-01更新 | 399次组卷 | 62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在史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把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提并论,两位圣贤在中西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大致相当,获得的尊重与崇拜难分伯仲。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东西方都受到尊崇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
A.生活在同一个历史时期
B.思想主张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C.思想主张中含有人文主义思想
D.都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
2020-09-29更新 | 485次组卷 | 19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四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都注重研究
A.自然B.人C.宇宙D.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倡导“知德合一”学说,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美德基于知识,源于知识,没有知识使不能为善,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苏格拉底的这一主张
A.说明了知识是生存之本B.表明他反对希腊民主制度
C.否定了人是万物的尺度D.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反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