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苏格拉底主张“凡属希腊国民应注意健身之道,以应付国家需要,以保民卫国为天职。”亚里士多德不仅亲身参加体育实践,而且在《国家论》中提出体育、德育和智育应相互联系,智力的健全依赖于身体的健全,体育可以先于智育。他们共同出发点是
A.提升公民身体素质B.革除直接民主的弊端
C.增强城邦公民素养D.保障体育竞技的胜利
2022-06-02更新 | 308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在古希腊的某一天,两位哲人——普罗塔戈拉与苏格拉底围绕一些哲学问题展开激励的讨论,两者最有可能达成的共识是
A.强调人类法律,否认绝对权威B.对神持怀疑态度,强调人的地位与价值
C.主张“道德就是知识”D.热衷于研究自然和观察世界
2022-06-1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苏格拉底认为: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者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强调个人利益至上B.关注理性思考
C.主张提高公民地位D.注重等级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针对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这表明他
A.完全否定智者学派的主张B.强调人类的理性,突出人的价值
C.研究的重点是社会D.强调知行合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苏格拉底指出,“良善的生活”绝不是像伯里克利等人那样,简单地向城邦公民发放津贴补助,以期引起公民关注和参与城邦生活,因为这只能导致公民的贪婪与物欲的增长。苏格拉底这样说是为了
A.凸显美德的重要性B.激发公民参政热情
C.宣扬自由的精神D.缓解城邦财政压力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荀况《荀子·性恶》

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

——《韩非子·心度》

材料二   孔子所处的时期是我国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苏格拉底则处于古希腊奴隶制衰退的时期,那个时代的民主制实质上已经是暴政专制。从二者生活的时代来看,他们面对的都是动荡不安的社会,为挽救社会危机,孔子极力通过“教育”为社会政治培养人才;苏格拉底则通过与更多的人“说话”,激励有才能的人,他们期待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救国良方。虽然两位圣哲担负着共同的救国安邦的历史使命,但是如何救国安邦?两人却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当然也就体现出了不同的安邦之道。

从他们的历史使命来看,二人都将稳定社会秩序和救国安邦当作使命。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为仁”,试图通过强化传统礼制来缓和社会现有的矛盾,并最终达到社会稳定;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试图以此净化人们的心灵,使人们理性地认识“善”,通过“做善事”来达到社会稳定。他们关怀社会,在人生等方面分别提出了一系列各自的道德思想,最终确定以“仁”与“善”二字为基准。

——摘编自肖雪《试论“轴心时代”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哲学思想之比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孟子、荀子、韩非子在人性论方面的观点。根据各自的人性论观点,他们对统治者分别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并分析两人思想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
2021-11-20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苏格拉底心目中,德性就是知识。因此他主张,应由有知识、有德性的少数人治国。这表明苏格拉底
A.提倡由少数精英治理国家B.反对雅典的直接民主制度
C.已经具有完善的治国思想D.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据此可知,“他”主张
A.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追求真理,理性思考D.人是认识的主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前苏格拉底时期,希腊哲学主要是探讨宇宙本体的自然哲学。苏格拉底开启了“心灵的转向”,通过认识人自身去探寻一种确定和永恒不变的真理,即人的美德和善。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希腊人追求科学真理B.美德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C.哲学的地位不断提高D.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
10 . 如表为古希腊城邦文明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体育思想的特点。他们的共同出发点是
代表人物体育思想的特点
苏格拉底健全的身体,强健的体魄,高尚的灵魂,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终身体育。
柏拉图音乐教育与体育相结合,心灵主宰身体,体育美即心灵美。
亚里士多德身体健康,培养健全人格,体育课人格教育

A.保障体育竞技胜利B.提高公民身体素质
C.提升城邦公民素养D.增强雅典军事实力
2021-07-14更新 | 236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