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这说明苏格拉底(       
A.提倡理论联系实际B.反对雅典的直接民主
C.强调道德和教育的价值D.颂扬格物致知的意义
2024-01-0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苏格拉底认为“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把人心中善的知识诱发出来”“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他们公正、正直,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那么,他们就是幸福的人。”这一幸福观旨在(       
A.打破神学禁欲主义的束缚B.宣扬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
C.重塑城邦的道德价值观念D.鼓励人们追求幸福的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苏格拉底从不以老师自居,也不愿意让别人成为自己的信徒。他只是在十字街头通过跟不同的人进行诸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对话。当路人被追问得无语时,苏格拉底都会说:“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自己不知道,你却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
A.有助于人们以理性探求知识B.扭转了当时道德沦丧的社会风气
C.标志着西方人文主义的兴起D.反映他对“美德即知识”的推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苏格拉底要求人们把关注的对象从外部世界转向自己的心灵,美德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之中,人只能研究自己的灵魂,去寻找自己心灵中固有的知识和智慧。这一思想(     
A.反对认知外部的世界B.特别不重视物质利益
C.适应商品经济发展D.法律体系比较完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世界上最快乐得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材料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出自
A.普罗泰戈拉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安提丰
2022-01-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体育班)文综历史试题
6 . 黑格尔指出:“智者们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但这还是不能确定的,其中还包含着人的特殊规定……在苏格拉底那里,我们也发现人是尺度,不过是作为有思维的人。”在此,黑格尔强调了
A.城邦对个人的道德要求越来越高
B.宗教神学对城邦的控制渐趋松动
C.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日渐暴露
D.人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虔诚”“节制”“勇敢”和“智慧”都只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名称而已”。一切德性的本质与智慧的本质是相同的,“一个人是有德性的,当且并仅当且他是有知识的。”由此可见,苏格拉底(  )
A.对道德内涵没有清晰认识B.注重对人性本身的研究
C.具有并宣扬理性主义精神D.强调知识比道德更重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智者所说的“人”是只有自由意志的“自我”个体,苏格拉底所说的“人”是以智慧和知识为其本性的理智的人。苏格拉底指出两门普遍的知识:一门是自知的知识,它是分辨知还是不知的;一门是关于善的知识,它是分辨善和恶的。这表明苏格拉底
A.对雅典民主政治不满B.开启了雅典的精神觉醒
C.具有一定的理性精神D.否定智者的人文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在苏格拉底看来,城邦最需要的是织工、农民、鞋匠和建筑工人;在这些人仍不能使城邦自给自足的时候,还需增加冶工、牧人、商人和小贩,这种设想蕴含着
A.专制主义理念B.自由主义精神C.法律至上原则D.小国寡民情结
2021-10-07更新 | 4900次组卷 | 44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荷马史诗中的神成百上千,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处处是求神问卦的记载,但苏格拉底却不受它们的吸引,因为他深知科学和艺术不是神异事迹的产物,而智慧也决不是在秘密之中,真实的科学是在公开的意识里。这说明苏格拉底的思想
A.研究人类和反思人类自己B.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角
C.蕴含人文情怀和理性思考D.体现了自我意识的初步觉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