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贡献(部分)

人物贡献
彼特拉克《歌集》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阿克莱特开办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卢梭《社会契约论》
西蒙•玻利瓦尔拉美反抗殖民统治的领袖
贝尔发明电话
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扎格鲁尔现代埃及之父
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内在关联。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从上表中任选三个相互关联的历史人物确定主题,并围绕主题进行阐释。(要求:历史人物和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5世纪有西欧学者提出:“这个世界和它的所有美好事物看来是由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起来的…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你是你自己的自由的创造者和塑造者”。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批判了中世纪的神学蒙昧B.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借助神学阐扬新型人本观D.冲击了教会的思想禁锢
3 . “自写真”

15—17世纪,伴随着中、西方社会的变化,传统绘画有了新突破。

中国古代自画像称为“自写真”,最早记载于《后汉书》。宋元始有零星作品传世,但多将人物融入山水背景或群像中。明清时期,部分士人挣脱“无我”枷锁,画中人物也从背景中独立出来。画家借助像赞、题记表达自我。苏州人沈周的自画像呈现了眼睛、额头、皱纹和老年斑等更为个性的面部特征。绍兴人徐渭在自画像上写道,“吾年十岁手植青藤”“流光荏苒,两鬓如霜”“合作此图,寿藤亦寿吾”。江南画家唐寅、陈洪绶等也有自画像传世。

西方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出现少量自画像。15世纪以来,意大利人热衷于古典文化,并效法古罗马人定制艺术品以获得不朽荣誉,自画像作为一个独立门类发展起来。画家多在宗教、历史等场景中插入自己的形象。威尼斯人改进了制镜技术,阿尔伯蒂的《论绘画》分析了数学、几何学与绘画的关系,推动了自画像写实风格的发展。画中人物脱离场景,独立呈现。丢勒、提香等人绘制了多幅自画像。丢勒在自画像上写道:“我,丢勒,在28岁时用永不褪色的颜料画下了我自己。”1617世纪后,欧洲出现自画像收藏热潮,伦勃朗一人就创作了70余幅自画像,莱奥波尔多·德·美第奇则收藏了79幅自画像。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15-17世纪自画像的发展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时代特征。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9-06更新 | 4094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4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是因为他们都
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B.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
D.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
2021-07-08更新 | 10943次组卷 | 117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2020-11-25更新 | 163次组卷 | 66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珠海一中等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彼特拉克曾说:(意大利市民)“强烈地渴求物质财富、世俗权力、人性之爱、家庭生活,正是他们把意大利打造成了基督教欧洲的最富裕、最文明的地方”。这表明文艺复兴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粉碎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C.带来个人主义泛滥D.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6世纪的英国出现了一种矛盾的历史现象: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兴起,另一方面是传统主义文化的强化。传统主义文化给资本主义的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传统主义文化的勃兴首先表现在宗教节日增多。“黑死病”之后,随着人口和资源关系的改善,人们把多余的时间用于娱乐和消遣,同时由于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也助长了迷信和宗教情绪。传统主义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吃喝之风日烈。因此,基督教人文主义者反对教会的迷信、愚昧和放纵,力图返本开新,重振原始基督教的纯净道德和风习。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改造并不完全是出于神学和道德方面的考虑,它也包含着经济方面的动机。经济因素在新兴民族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中以及世俗的、带有重商主义倾向的思想家的著作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材料二   英国的“移风易俗”运动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16世纪早年至1570年左右集中在宗教节日及庆典活动上。但是,传统的生活习性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1570年以后英国的“移风易俗”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改革更为直接地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禁止赌博,反对酗酒,打击明娼暗妓,严肃性道德等。这场改革运动使英国完成了对传统主义文化的改造,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

——以上材料均摘自向荣《移风易俗与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移风易俗”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英国“移风易俗”运动的特点。
2013·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2019-01-30更新 | 1579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9月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下是14—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世界重大历史事件

1307—1321年但丁在流放期间用意大利方言写成长诗《神曲》。
1689年英国国王威廉接受了阐明国会至上的基本原则的《权利法案》。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1783年英国人瓦特改进蒸汽机,使其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机”。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
1825—1826年英国有七十多家银行破产,破产的工商企业达到三千五百多家。
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
187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用棉线烧成碳丝,试成功了白炽灯泡,使民用照明得以实现。
1911年德国3,425人的平均财富为5,321,400马克,而另外1,608,050人的平均财富为23,295马克。
1914年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摘编自马世力主编的《世界史纲》和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从上表中提取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状况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