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15世纪的意大利学者阿尔贝蒂提出“德行战胜命运”,摈弃任何悲观主义和宿命论的思想,颂扬使家庭和城市变得富裕而获得光荣的人的劳动,认为尘世的富裕和繁荣是上帝赞同的象征,人的好运或厄运的根源在于人本身。这一观点(     
A.追求经济利益否定宗教神学B.突出人的力量重视现世生活
C.提倡天赋人权主张民主政治D.适应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要求
2 . 中世纪时,受教会影响,简约、朴素的着装受到欧洲人的推崇。下图所示是14、15世纪欧洲的流行服装,女装流行蓬松宽大的袖子,男装流行打褶大衣、紧身裤。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人们渴望摆脱宗教影响B.贵族生活追求奢侈豪华
C.艺术侧重反映百姓生活D.人文精神影响社会风尚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领域西方近代文化东方传统文化(以中国作为代表)
人与自然关系人类中心,人与自然存在主客体二分的关系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共同构成生命统一体
世界观对自然的机械性和数学性的
分析-综合方法
把宇宙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任何组成部分都被看作是整个关系网络的一个部分,不能孤立出来。
行为方式强调实验作用的人为性、计划性,将自然改造为人造物提倡“无为”,以有机的整体论的方式与自然打交道,顺其自然
伦理征服自然,建构主奴关系无伤害原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转引自佘正荣《“天人合一”: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灵感源泉》


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该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05-25更新 | 638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2届高三模拟卷一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领域,基督教会和神学信仰仍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和影响。整个欧洲社会的道德伦理仍以基督教思想为基本准则,许多人文主义者也有着强烈的宗教情怀,他们始终把人与神的关系作为思想和作品的主要命题。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文化领域处处显示着人神对话的模式。·······备受文艺复兴运动攻击的教会,有悖常理地赞助了人文主义者的文化活动。首先是教会的世俗化与教皇的人文主义思想,其次是人文主义者的宗教情怀,再加上艺术创作和生活本身的需要,可以说,教会与人文主义者是在相互利用。

——整理自周春生《文艺复兴史研究入门》

材料二   咖啡馆使原来上层社会封闭的沙龙生活走上了街头,它成了雄心勃勃的共和党人的政治沙龙,启蒙主义的信徒传播激进思想和文化上的“芬尼大学”(即“便士大学”,因进入咖啡馆只需1便士而得名),自由报界新闻来源的俱乐部,诗人、文学家和艺术家相会的乐土。法国人从此有了最经济的消遣方式,最方便的聚会场所,而18世纪最大胆的思想,也因而有了最畅通的传播渠道。

——张克毅、邢娜《论文化传播在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新思想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不同特点的共性因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文艺复兴开始以后,意大利建筑的主题由寺院转变为宫室,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逐渐取代了在欧洲盛行多时的使人产生肃穆感和敬畏感的哥特式风格。这样的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突破了常规创造出一种新颖而生动的活力。这说明意大利文艺复兴
A.实质是古典文化的重现B.主要目标是反宗教压迫
C.推动了世俗王权的强化D.意在恢复被泯灭的人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英国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里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是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据此,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性主要是
A.对思想解放作用有限B.是无组织的少数人行动
C.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D.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有限
2019-12-01更新 | 209次组卷 | 35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们的核心观念是“通识学习”,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念开办学校。人文主义者相信,“通识学习”是实现真正自由,确使人类潜力能够得到完全发挥的关键。通识学习的内容包括历史、道德哲学、雄辩术、文法、诗歌、数学、天文以及音乐,其目的在于以此培养出具有美德和智慧,并拥有说服别人与自己同样行事的修辞技巧的人。按照希腊人健全的身体才有健全心灵的准则,人文主义教育家也强调身体教育,学生被授以标枪技巧、箭术、舞蹈,并被鼓励练习奔跑、摔跤、狩猎和游泳。人文主义教育被认为是为未来生活进行的实际准备,它的目标不在于培养出伟大的学者而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市民。它为欧洲统治阶级提供了基础教育的典范,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

——摘自【美】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二   1912年,德国留学数年的蔡元培担任首任教育总长,他特别强调: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专门教育,务养成学问神圣之风习。同时,他深感国人年长而失学者为之众,欲求教育普及,特设立社会教育司,与普通、专门两教育司鼎足而三。2月,针对清朝学部,1906年规定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项宗旨大加修订,提出新的教育方针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前两者旨在强兵富国,后三者均以培养共和公民的“完美人格”为目的并用以节制前两者的副作用。

——摘编自张晓唯《蔡元培评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通识教育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蔡元培教育改革的背景及对通识教育的新发展。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后在教育方面的成就。
8 . 彼特拉克说,“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的原则是,关于我们在人间所能希望的光荣,我们在人间的时候去追求它是对的”。他的这种思想反映了
A.文艺复兴倡导追求现世幸福
B.文艺复兴主张推翻封建专制
C.科学家勇于追求科学真理
D.文艺复兴运动宣扬天赋人权
2019-10-03更新 | 174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华赋实验学校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世纪16世纪之交,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在这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人类所取得的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几乎皆与西欧一次又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海外扩张密切相关,它们标志着世界资本主义曙光的来临。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变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05-09更新 | 943次组卷 | 32卷引用:广东肇庆市德庆县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5世纪学者曼内蒂说:“这个世界和它的所有美好事物看来是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起来的。然后人们接受了它并使之更美丽、更荣华与更典雅”。这种观点
A.倡导了宗教信仰自由
B.表达了新兴阶级反专制思想
C.批判世俗的享乐主义
D.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