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恩格斯曾把16世纪的德国宗教改革和17世纪的英国革命以及18世纪的法国革命并列为反封建制度的“三次大决战”。这是因为德国宗教改革(     
A.从根本上否定天主教和封建制度B.加速了西欧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C.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迅速形成D.克服了罗马天主教会的二元对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马丁·路德)是上帝的历史工具。这一上帝创造历史的典秘,路德自己曾以鲜明形象的比喻做过绝妙的解释,他说,上帝就像牵着一头瞎马似地将他带进了历史的事变之中。

材料二 他既没有一个历史性的思想纲领,也没有一项震撼世界的组织计划,他只是他自己。他走他自己的路,信仰的抉择不可回避地落到了他的头上,他只是为实现它而坚持斗争。正因为这样,他才如此独具一格;正因为如此,他比那些系统的理论家和历史运动的组织者更使人感到亲近;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决不能脱离他个人的道路来评判他的功过。

——(联邦德国)汉斯·李叶《路德传》


(1)材料一认为推动宗教改革的力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为什么?
(2)根据所学的知识,你是否同意材料二所说的“他既没有一个历史性的思想纲领,也没有一项震撼世界的组织计划”,为什么?材料二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2022-03-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3月份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唐宋文化转型”,本质而言,是唐宋文人对其继承的南北朝文化以及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租”“散”特征的批判,(韩愈等人)认识到唐以前以及唐代文化发展的缺点:或者依靠家族,或者依靠国家,都不能保障文化顺利发展。于是从韩愈开始至北宋诸儒,针对世族消亡的事实和个人活动能力的膨胀,他们企图激发个人的伦理道德意识,希望实现内心深处的“自律”,而不是国家和家族的“他律”,直至形成完备的程朱理学体系。从此中国文化的发展走进了以具备“自律”能力的个人为主体的正常轨道。

——摘编自蒋晓光《唐文化发展进程与唐宋文化转型的必然性》

材料二14-17世纪,随着西方社会经济与政治结构的急剧变革,西方文化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出现了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标志的文化近代化转型。文艺复兴把人们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确立了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传统,在文学、艺术、政治学、史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初步确立了资产阶级新文化。宗教改革则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一统天下的局面,实现了教会的民族化;建立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教。完成了对西方基督教文化传统的近代化改造。

——摘编自马敏、邢来顺《近代西方文化的转型之文艺复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相关历史学理论,解释“唐宋文化转型”的内涵并分析“唐宋文化转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文化转型与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本质区别并说明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复兴在新时代民族复兴中地位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路德声称,教会不是立法机构,它是信仰者的无形共同体,在此,所有的信徒都是教士,彼此服侍,在同上帝的关系上,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私自的人”,并且单独对“神的话语”-《圣经》做出呼应。

——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

材料二   1545年由罗马天主教主持的特兰托会议宣布,通过善行与信仰相结合,可以获得救赎。会议宣布教士宣誓担任神父职务后就是不同于俗人的特殊等级。会议把《圣经》和口传教义等量齐观,看作是天主教信仰的源泉。会议宣布,由圣日罗姆在公元4世纪翻译的拉丁文《圣经》,是天主教教义可以依据的唯一文本。否定个人判断,即否定个人有权认为他们自己对《圣经》的解释比教会当局的解释更为真实。维护教士的独身生活制度。重申赎罪券的理论和正确的做法。

——摘编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其宗教观点的异同。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材料二宗教观点出现的原因。
2021-08-2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15届高三5月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517年,德国威登堡大教堂门口张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思想辩论。这场辩论的主题是:
A.宗教的虚伪B.灵魂自救C.权力的产生D.生命的起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路德认为,基督徒作为个人属于信仰的世界,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信仰负责。世俗世界里,个人必须服从世俗权威。无论信仰世界还是现实世界,都是上帝创造,因而都不可违背。这种主张在当时受到德意志各封建诸侯的普遍欢迎,主要是因为它
A.推动了德国宗教信仰自由B.宣扬了自由平等思想
C.适应了民族国家发展趋势D.否定了罗马教廷权威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王阳明生活的时代,很多人对笼罩在社会之上的官方政治意识形态已经相当反感。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他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在他离开人世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便是:“吾心光明,亦复何言。吾心,良知也。光明,已致良知也。”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二   马丁·路德是神学博士、维滕贝格大学神学教授、维滕贝格修道院院长。1510年,他带着虔诚的心情朝拜罗马城,看到的却是一片腐败。他痛感个人无力无助,再研读《圣经》,发现保罗的训诫有“义人必因信得生”;《福音书》中说,耶稣基督之死已经代替人类在上帝面前赎罪,只要信仰耶稣,就可以得救。此后,他开始倡导“因信称义”,认为信仰的本质是内心活动,而不在于形式和行为,每个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基督徒在上帝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可以通过《圣经》直接和上帝对话,不用神父做中介。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王阳明与马丁·路德基本主张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阳明与马丁·路德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影响的不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心里相信,就可称义”,这一思想在16世纪的欧洲引发了一场改革运动。下列对这场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影响的社会阶层比文艺复兴运动广泛
B.从心灵角度发展了人文主义
C.有利于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
D.否定宗教神学,争取个性解放
9 . 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2018-06-10更新 | 6969次组卷 | 119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10 .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自由的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的追求真理
B.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
C.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
D.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
2018-02-03更新 | 735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5届云南保山市第一中学2高三第九次高考适应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