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新教批判中世纪教会学校重灵魂教化、轻身体锻炼的教育传统,而将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新教各派反对教会控制学校,主张推进全民义务教育,从而使体育教育在学校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由此可知(     
A.体育推动西方人文主义萌芽B.启蒙运动推动大学学术繁荣
C.宗教改革推动教育政策调整D.教育学科设置向制度化转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在宗教改革中加尔文提出,教会由选民选出,既不隶属于教皇,也不隶属于诸侯;教职也由选举产生,从教徒中选出长老会和牧师管理会。这反映出加尔文宗教改革(     
A.具有浓厚的新型民主色彩B.有利于缓和不同教派的矛盾
C.具有推动政教合一之意图D.有利于强化世俗国王的权力
2022-12-13更新 | 321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九师联盟2021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新高考巩固卷)
3 . 近代科学的兴起不止波及新教地区,同样也波及了天主教国家。在新教占主导的国家和地区,对神的信仰和对自然的探索是可以内在一致的;而在天主教占主导的国家却面临着不同的情况,如在伽利略之后,意大利地区的科学大大衰落了,西班牙在此期间也是碌碌无为。这种差异根源于(       
A.新教国家清除了宗教神学的理念B.资本主义经济在各地发展的差异
C.天主教会对近代自然科学的打压D.宗教改革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认为:“1660年以后,(欧洲)各国不再为跨国利益、宗教信仰而战了,他们对战争或和平的决断,越来越多地受“国家利益”所左右。各国在一场战争中曾是对手,但下一场战争又成为盟友。”这一变化表明近代欧洲
A.宗教在政治中已不再发挥作用B.宗教改革后民族国家意识加强
C.战争成为解决争端的最终手段D.国家利益是对外政策唯一依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马丁·路德在翻译《圣经》时,将一段话译为,“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仅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但在实际上,原文并没有这个“仅”字,因而引起了一些天主教徒的强烈反对,路德一生屡次修改他的译本,但始终不取消此“仅”字。马丁·路德此举旨在
A.反抗世俗王权统治B.建立民主教会
C.倡导教随国定原则D.否定教会权威
6 . “睦邻”是中世纪时期同一村庄、同一行会或同一教区的民众之间形成的友好互助关系,它通常以集体活动的方式(如节日庆典)表现出来。但英国新教徒却对民间“睦邻文化”心存忧虑,这是由于
A.路德宗提倡因信称义B.清教徒更看重《圣经》
C.国教徒反对宗教仪式D.加尔文派主张先定论
2022-03-0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22届高三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7 . 【西方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   1516世纪,西欧社会发生了两场重要的文化运动,一场是南方拉丁文化圈的文艺复兴运动,另一场是北方日耳曼文化圈的宗教改革运动,这两场运动构成了从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向西方现代文化转化的重要标志。但是从时代精神的角度来看,这两场运动虽然在客观上导致了西欧社会的一系列变化,它们却并没有开创出西方现代文化赖以生长的理性精神。文艺复兴提倡一种感性的快乐,宗教改革则弘扬一种虔诚的信仰,这两场运动的推动者们对于理性都不感兴趣。西方文化的理性精神是从17世纪开始茁壮成长的,1718世纪对于西方文化来说,才是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两个世纪,而启蒙运动则构成了这两个世纪的重要标志。正是经过启蒙运动的洗礼,一个全新意义上的西方现代文化才得以产生。

——摘编自赵林《西欧启蒙思想的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同时期西方思想解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思想解放运动对近代西方所产生的影响。
2021-05-08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终极猜题卷(新高考版湖北地区专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美近代以来部分著作、艺术作品、法律文献统计表

作者(制定者)国家(地区)作品名称完成时间关键信息
达·芬奇意大利《蒙娜丽莎》1506妇女、微笑.佛罗伦萨
拉斐尔意大利《西斯廷圣母》1513圣母、天使、人间
马丁·路德德意志《九十五条论纲》1517信仰得救、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维萨里尼德兰《论人体的构造》1543解剖、人体、构造
莎士比亚英国《威尼斯商人》1597高利货商人、资本家
哈维英国《论心脏与血液的运动》1628心脏、血管.血液循环
孟德斯鸠法国《论法的精神》1748三权分立
卢梭法国《社会契约论》1762社会契约、主权在民
北美大陆会议美国《独立宣言》1776人人生而平等
制宪议会法国《人权宣言》1789人权、自由、平等

从如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4-29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1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9 . 整个16世纪,西欧出现了先后交错的两篇“文章”,在这以后,西欧社会面目真的改观了。一篇文章是人性和理性的解放,另一篇的冲击力在于对社会性的愚昧发起了攻击,从它的社会意义上讲,则是以极大的震撼力松动了思想束缚,教廷一统天下的局面从此被打破。这两篇“文章”分别指的是
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B.近代科学兴起和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D.浪漫主义出现和进化论提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北欧,新教逐渐打破了高利贷禁令……加尔文自己的《基督教教义》中宣称,禁止放贷取息的目的并非为保护借钱做生意的富人,仅仅是为了让贫民不再受苦。由此可知
A.北欧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率先打破了高利贷禁令
B.新教伦理突破传统神学对经济发展的思想束缚
C.加尔文教派都主张反对高利贷性质的经济行为
D.高利贷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秩序的稳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