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后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史学进入一个转型发展时期。延续数百年的程朱理学走向没落,经史考据之实学思潮兴起,并且出现早期的启蒙思潮。士大夫对理学的批判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启蒙思想的发展。顾炎式作为明清之际的“三大家”之一,他在史学方面的建树,反映和促进了这一时期史学的嬗变与转型。顾炎武历史观中的唯物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民本思想,即对普通劳动者历史作用的认识和认识论等方面上。顾炎武认为“天子一位”,君主只是一个爵位,是人民“推举”而来的,没有绝对的贵胄,君主要重视人民。在认识论上,顾炎武的学识是建立在自身的实践基础之上的,他通过自己的学识与实践,正确论证了“感性”和“理性”的关系。他认为,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必须建立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摘编自金海峰《浅析17-18世纪中西方史学的嬗变与转型》

材料二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先驱伏尔泰开创了理性主义史学,提出了理性主义进步史观;他把目光从传统的政治军事史转向文化史,把人类精神放在应有的位里;他批判了传统的西欧中心论,提出整体史的研究方法;他还首次提出“历史哲学”,这一概念。所有这些思想精华和将其理论付诸实践的两部史著《路易十四时代》和《风俗论》使之享有西方“近代历史学的先驱”这一不朽称号。但是,伏尔泰对人的理性过分夸大和对中世纪的论战性的否定,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史家反击的焦点。

——杨芳《伏尔泰理性主义史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简要概括顾炎武和伏尔泰史学思想主张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说明顾炎武和伏尔泰不同史学思想的形成背景。
2022-08-1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三新学术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下半叶,欧洲社会上的不平等显得尖锐而深刻,人们在思考人类不平等的时候,看到了旅行家的游记中所描述的世界另一个角落的野蛮人的平等以及他们宁静的生活。卢梭借助其渊博的知识,展开辩证的想象与推理,探究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并发表了一部政治思想类著作,并将其作为1753年应征第戎学院的征文竞赛的参评论文。在卢梭的著作中,其影响力仅次于1762年的《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开头便表达了对日内瓦共和国的热爱与敬意——(日内瓦是)一个可以得到良好治理的、自由平等的、民主立法的共和国。

——摘编自黄静《卢梭的不平等思想起源》

材料二   卢梭思想中一些革命的成分,被后来的思想家所继承。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在卢梭那里已经可以看到那种和马克思《资本论》中所遵循的完全相同的思想进程,而且还在他的详细叙述中可以看到马克思所使用的整整一系列辩证的说法:按本性说是对抗的、包含着矛盾的过程,每个极端向它的反面的转化……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社会根源,它造成了人性的异化和社会的异化。在探索私有制形成的过程中,马克思注意到分工和交换对私有制形成的作用,又从生产劳动的实质上来加以探索。马克思在卢梭异化理论基础之上,探索出劳动异化理论的四重规定,并指出工业化时代,劳动产品和劳动本身成了与人相对立的东西;但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摘编自郭芹《浅析马克思对卢梭异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不平等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对卢梭思想的继承。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马克思对卢梭思想的发展。
2022-08-17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贵港市桂平市麻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文艺复兴开始,“再生”和新生的思想就作为一种纲领和追求,伴随出现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各个方面……“再生”这个概念所肯定和颂扬的东西,却恰恰是重新返回对古代、古典、希腊和罗马价值观的有计划研究。文艺复兴开始,文化的觉醒就首先表现在从艺术到文明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对人、对人的价值的重新肯定。所以,从初始阶段起,作家和历史学家们最关心的题材就是人、人的世界和人们在世界上的活动……在这样的现实中人的历史、人的命运、人的形象和人的身体成为关注的中心。

——[意]欧金尼奥·加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材料二   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民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中“再生”概念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二概括卢梭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劳动界》是五四时期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主办的工人通俗刊物。该月刊19208月创刊于上海,用通俗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组织起来进行斗争。19211月停刊。它是中国最早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工人刊物。……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19209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把《新青年》杂志改为公开理论刊物;同年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在全国主要城市秘密发行。

——摘编自《纪念建党90周年党史资料》等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思想的传播本身带有浓重的社交性。巴尔扎克曾说:“咖啡馆的柜台就是人民的议会。”它为18世纪最大胆的思想提供了最畅通的传播渠道。伏尔泰在此满怀激情地呼吁自由平等、打破宗教迷信。孟德斯鸠则在此力倡法制精神和分权制衡。狄德罗在此成立了“百科全书派”,提倡科学和理性。卢梭最为激进,这点在他对人民与国家关系的发言中体现无遗。

——摘编自张克毅、邢娜《论文化传播在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作用》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方式。
(2)根据材料二,归纳通过咖啡馆传播的启蒙思想。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与启蒙思想的传播对历史发展的相同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儿童教育理念,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在他看来,传统的学塾成为儿童的牢笼,儿童则把夫子视为敌人,易形成儿童的反抗心理。他将儿童比喻成草木,提出顺应儿童性情,肯定了儿童喜爱游戏的天性,并以“习礼”为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王守仁说:“凡授书,不在途多,但贵精熟。”儿童读书贵精,当量力而为。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居官文人,将儿童教育作为统治者实现“下学上达”目标的便捷途径,广泛宣传治.国安邦之道,使社会成员从小就自觉接受建立在理学基础上的伦理道德教化。

——摘编自殷文洁《王守仁蒙童教育思想对当代小学教育的启示》

材料二   18世纪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快速发展,但人的自然属性却在社会变迁中遭到破坏,机器大工业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人的异化,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原有的和谐被破坏。因此,卢梭对人的自然本性加以探讨,发现了儿童这个独立特殊的个体,秉持“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开创西方儿童教育研究的先河。他说:“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儿童是天性善良的、自由的和感性的存在。教育者要遵从儿童作为人的本性和儿童的本性,使其顺其自然的发展,同时儿童是具有尊严和权利的独立个体,所以成人不能剥夺大自然赋予儿童的天性,从而使儿童的童年价值得到充分的保证王。

——摘编自李舒静《马克思与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阳明儿童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梭儿童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伏尔泰作为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一代宗师,提出了理性主义的两大主题: 推倒两樽神,即天上之神——宗教神学,和地上之神——封建专制主义;重树两面大旗——科学理性和自由平等。这两大主题,体现在他的哲学与宗教思想、政治与伦理思想以及史学 思想之中,达到了摧毁教权主义、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目的,尤其是他对人的理性的赞美 和对自由的弘扬对当时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其理性主义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精神动 力和理论指导。

材料二   孟德斯鸠强调,教会权力和世俗权力的本质和界限,是决不能加以混淆的,而 必须加以严格区分,这是“人民安定的基础”。“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要通过分权,使这三种权力互相制约,互相制衡,从而保障政治自由。

——摘编自全松柏《理性与偏离——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简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为“推倒两樽神”和“重树两面大旗”提出的思想主张。依据材料一,概括伏尔泰的思想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孟德斯鸠的思想观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伏尔泰与孟德斯鸠的国家制度主张在欧美国家实践中的体现。
7 .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变融,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明区域任务观点或名言
古代希腊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古代中国孔子仁者爱人
孟子民贵君轻人性本善

材料二“启蒙”,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则是伏尔泰。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曾这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伏尔泰又被誉为被压迫者的保护人。

——摘编自申海田《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卷》

材料三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指出,东西方思想的共性和差异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的理由。
(3)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前期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及阶段特征。
2020-12-1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38年,米开朗基罗在罗马谈意大利艺术。“对智者来说,与神同在、融为一体是最高的完美,也是最难达到的。好的绘画只是再现神的完美,提醒观众注意:这是神的绘画。”文艺复兴初期著名荷兰画家赫罗尼姆·博许,其画作常以《圣经》故事为题材而画入现实生活情景,反映出当时的灵肉两元论,如作品《浪子》,回顾自己过去的放荡生活,然后转向耶稣,靠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苦难得到拯救,这是全画的中心。

——摘编自【荷兰】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

材料二 “启蒙”,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则是伏尔泰。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曾这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伏尔泰又被誉为被压迫者的保护人。

——摘编自申海田《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卷》


(1)根据材料,概括文艺复兴时期文艺作品的特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前期欧洲主流思想的发展变化。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黄宗羲看来,在君主产生的时候,便负有抑私利兴公利的责任,因此,最初的君主对于人们来说,不是权利而是义务。但是,“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他认为,设立君主的目的在于治理天下,但君主一人独裁却难以治天下。因此,必须设置官吏,采取分而治之的做法;而学校是制造舆论、议论朝政、判断是非的中心。

——摘编自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卢梭认为,人类的不平等根源于私有财产的出现。专制暴君出现后,不平等也发展到了顶点。他指出,既然暴君以暴力统治人民,因此当人民起来赶走他时,他就不能抱怨暴力;暴力可以支持暴君,也可以推翻暴君。他强调由人民自己行使主权,还提出,为了使人民主权真正得到保障,当这种主权被人篡夺并用以压迫人民时,人民的权力就是起义。

——摘编自张芝联《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与卢梭在政治主张上的相同点及其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评价黄宗羲与卢梭的思想。
2020-11-0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卢梭提倡国民教育是培养良好公民的必要手段。他在《关于波兰政府的建议》中要求儿童到十六岁时,就应该了解并熟知本国的历史、物产、地区状况、法规以及本国的美好事迹和光辉人物等。同时明确地表态不喜欢把贫富不同的人划开两种学校进行教育。为了确保这种平等,卢梭主张国家应给予教育事业部分补贴。

材料二   孟德斯鸠认为在共和政体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爱祖国,爱平等的政治品德。人们优良的政治品德不是生而有之的,而是要通过教育来培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需要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儿童进行“热爱法律与祖国”的教育。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旭东《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前期欧美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卢梭和孟德斯鸠教育思想的相同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卢梭和孟德斯鸠教育思想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