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韩非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战国后期,韩国积贫积弱,韩非上书韩王,希望改变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以法治国”是韩非思想的核心,他提出了“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的主张,这对当时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严,产生了积极影响;除了制订法律外,韩非主张以法为教,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使整个社会形成法律风气。韩非之学其最高理想是“君无为,法无不为”,认为法行而君不必忧;臣不必劳,民但而守法,上下无为而天下治。韩非形成了以进化的历史观为基础的,以建立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奋斗目标的完整思想体系。韩非“以法为本”的主张成为当时主流思想,各国君臣竞相研究《韩子》。在其指引下,秦始皇完成统一六国的帝业。

——摘编自《法治文化〈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韩非〉》

材料二:17-18世纪,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急剧没落;18世纪后期,法国工业革命逐渐展开,进步的资产阶级以思想斗争的形式向腐朽的封建主义进攻。这给孟德斯鸠提出了反封建反暴政的思想主题。针对法国政弊,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移的一条经验”,其在《论法的精神》中系统地阐释了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原则。他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立法权属于议会,它代表国家意志,由人民集体享有;行政权执行国家意志,由君主行使;司法权由人民选出的人员组成的法院行使。孟德斯鸠强调三权不仅要分立更要相互制衡,突出法治原则的重要性和现实性。其理论深刻地影响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但其开出的解救社会的药方不过是阶级分权和分工。

——摘编自《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非的思想主张,评价韩非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德斯鸠所处的社会背景,请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孟德斯鸠的主张。
2 . 18世纪,卢梭提出“人类应该回归自然”的口号,认为人的理性是自然的赐予,而不是宗教或“文明”的产物,大人应该让小孩尽量停留在他们天真无邪的“自然”状态里。这一思想(     
A.表达了人民主权愿望B.吸收了天人合一观点
C.源于生物进化论成果D.有助于人本身的解放
2023-01-1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卢梭曾满怀热情地宣称:“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放弃自己的自由,就等于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放弃人类的权利,甚至是放弃自己的义务。”其核心要义是(     
A.追求科学知识B.主张社会契约C.倡导三权分立D.提倡天赋人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对现实封建专制的批判,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使卢梭一直在苦心思索,“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护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据此,卢梭提出
A.社会契约论B.自然权利说C.权力制衡说D.君主立宪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但他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认为要统治人们,宗教是不可少的。“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材料主要说明伏尔泰
A.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B.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
C.没有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D.意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
6 . “由此可见,是有一个根本理性存在着的。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这话应该出自
A.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B.卢梭《社会契约论》
C.伏尔泰《哲学通信》D.狄德罗《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
2021-08-2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卢梭说:“既然无人对自己的同类享有天然的权威,既然强力不能创设任何权利,那么,我们必定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约定是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卢梭意在
A.以社会契约否定专制特权B.突出直接民主利于保障天赋人权
C.宣扬共和制政体的优越性D.强调个人自由应受公共意志限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理性启蒙后人们重新找到的自由,并不是广义上的属人的自由而总是限定在一个团体内,法律就成为了自由背后的必然概念。”孟德斯鸠认为
A.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自由的本质是法律范围内的一种权利
C.法律违背了人的理性D.自由是指人在自然状态下的天赋权利
9 . 洛克认为,“一个国家只能存在一种最高权力,那就是立法权,而这个国家的其他权力都必须从属于立法权”。孟德斯鸠认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由此可见,两人学说的最大差异在于
A.立法权由何种机关行使B.孟德斯鸠更加强调自由
C.权力之间是否互相制约D.是否赞成君主掌握权力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只有获得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要“认识自己”。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三:有一条基本规律,就是只有人民可以制定法律……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主张。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发生的哪一重大变革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所体现的核心思想。并指出该运动发生的经济根源。
(3)据材料三,概括孟德斯鸠的法治思想主张。据材料列举东西方实践孟德斯鸠思想的法律文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