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孟德斯鸠曾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A.三权分立思想B.人民主权思想
C.天赋人权思想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2020-08-1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8世纪中叶,日益崛起的法国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展开了激烈斗争,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为此,对新社会提出了一系列设想。其中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分别提出
A.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社会契约论
B.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制、社会契约论
C.反对君主专制、三权分立制、人民主权制
D.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制、君主立宪制
3 . 《世界史》中写道:“在英国的三年,使伏尔泰熟悉了英国的唯物主义理论,对它极力赞扬。大约在1733年他写了《英国通信》——在里面他陈述了自然神论的哲学,并尖锐地抨击了教会和社会,”材料中的“哲学”应该是
A.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三权分立、法律是人理性的体现
C.天赋人权、人类的不平等根源于财产的私有
D.人非工具、法律是人自由和平等的规范
4 . 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经历重大转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4世纪中期的意大利,薄伽丘小说的“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是对古典拉丁文化的直接挑战,也是对市民社会风俗的积极倡……在对教会和君主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嘲弄过程中,薄伽丘实现了为市民阶级价值观念张目的人文关怀主题。

——张攒、江宁康《文艺复兴与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嬗变》

材料二       路德认为,只有信仰基督,才可得到上帝的恩典;只要心存信仰,人的获救就无需教士的中介作用,不必求助教皇和教会…路德新教所推的权威《圣经》,也不是如天主教解释的那样,是一本只有教皇可以解释的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教条主义的经典,而是一本人人可以阅读和解释的,并在其中得到人与上帝交流的福音书。

——李平晔《人的发现——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       孟德斯鸠不但抨击暴君政体,而且他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政的出现。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薄伽丘小说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薄伽丘小说产生的经济根源。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具体办法”。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重大变化的主要内容。
2020-07-27更新 | 412次组卷 | 24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县集美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份月考历史试题
5 . 文献解读、史料对比和史料分析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竹简木牍2002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湘西里耶古城遗址发掘出土了(甲)3万多枚秦简牍,主要是官署文书。文书格式由年月日、地名、职官、事件及办理时刻构成,内容包括政令、各级政府之间的往来公文、司法文书、吏员簿、物资登记及转运书等。(乙)简牍的时间是公元前222年至前210年。(丙)书写字体和楚国字体风格相距甚远。如图为我国发行的《里耶秦简》邮票。(丁)图中秦简内容为“乘法九九口诀”。


有的同学结合材料和所学,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1)请指出材料与结论对应准确的序号。如果要使其他序号的材料和结论准确对应,应该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对结论进行怎样的修改?

材料二   史料对比



(2)材料中的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分别简析这两种思想的作用?

材料三   史料分析清末创刊的《北京醒世画报》记录了宣统元年间的北京民众生活。其中,一则报道述评:“汪姓少妇时常与他(她)男人讲平权自由,前两天该妇人晚上出去没回家。他(她)男人一问他,他(她)反炸啦,说现在时代平权自由,我不能受你压制,我爱怎么就怎么,你管不了。男人反驳她(她),这叫野蛮不要脸,那能算自由吗?”此外,诸如反对女子公开抛头露面、斥责主家虐使婢女、同情女子外出摆摊补贴家用等均有报道。


(3)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材料所述社会现象的认识?
2020-07-2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前北大校长严复曾翻译一部西方启蒙运动的著作——《法意》。该书作者在书中指出当时最佳政治典范是英国,并在书中对一种新的政府组织形式做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权力之间互相制衡的方法。该书作者是
A.伏尔泰B.卢梭C.孟德斯鸠D.康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美国宪法里程》指出:“美国法治的中心内容是政府是自由的、具有道德的人们自愿同意的产物,不存在天然的权威。”这一思想于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B.卢梭的社会契约
C.康德的理性D.卢梭的人民主权
2020-04-3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近代以来欧洲人文精神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十三世纪末,意大利开始充满具有个性的人物,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来认识自己。当这种对于个人发展的推动力量和一种掌握当时一切文化要素的特性结合起来时,于是就产生了意大利所独有的“多才多艺的人”——全才。

——摘编自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文化》

材料二   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天主教会确立了其在精神和信仰方面的权威地位,而随着民族意识的强化,各地区都强烈要求教会民族化、世俗化。1517年马丁·路德写出《关于赎罪券的95条论纲》,在论纲中提出“信仰得救”理论,个人可以通过阅读《圣经》和上帝直接对话,个人理解是支配自身行为的唯一指南。《论纲》得到了普通民众的支持。他坚持主张由国家掌握宗教领导权,得到部分诸侯和世俗统治者的认同。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三   社会契约绝不是要消除自然的平等状态,相反,它是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状态所加之于人类身体上的不平等;这样,不管人类在力量与智力上是如何的不平等,人类也可以凭借契约和权利来实现平等的状态。

——卢梭《社会契约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类意识”觉醒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纱幕在意大利消散的文化因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受到广泛支持的经济和政治背景。据材料二,分析马丁·路德思想的进步之处。
(3)据材料三,归纳启蒙思想家的观点。请你谈谈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9 . 继承了罗马法的精神,明确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是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
2020-03-1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列哪些是卢梭的代表作?(     
①《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②《论法的精神》
③《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④《社会契约论》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020-03-1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