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影响和兴衰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黄道婆,幼时为童养媳,因不堪婆家虐待而逃亡崖州,期间学习黎族棉纺织技艺。约40年后重返故乡,改进并推广棉纺技术。然官修史籍不见其名,仅载于元陶宗仪《辍耕录》王逢《梧溪集》、明徐光启《农政全书》等。这反映出(       
A.理学思想掌控意识形态B.海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
C.传统农学注重经验总结D.蒙元政权排斥农耕文明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93年利玛窦把《四书》翻译成了拉丁文后,中国大部分文史经典,都被翻译成各国文字,成为全人类的财富。
1601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进入北京,向明神宗献自鸣钟、八音琴、三棱镜、天主像、圣母像等,次年在中国刊印了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1607年,由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正式出版,使西方几何学第一次传到我国,对我国的几何学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612年,《泰西水法》由意大利传教士讲授,徐光启根据笔记整理,并结合中国的水利机械情况经过实验后编译成书。后被收入《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和《农政全书》。
1613年,耶稣会士曾德昭到达中国,1636年返回欧洲,在旅途上完成了《大中国志》,为西方人理解中国,尤其是学习中国语言提供了理论前提。
1756年,伏尔泰的《风俗论》在日内瓦出版。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也对中国有不少论述。伏尔泰借用中国儒家思想对当时法国的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
从表中提取相关联的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3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医者多治儒学,即便不属儒家,亦受儒学影响,《宋会要辑稿·崇儒》中即有儒医的记载。

钱乙(约1032~1113),山东郓城人,北宋儒医的杰出代表。他三岁丧母,因父亲常年在外行医,寄居于姑母家,跟随姑父吕氏习医。他赡养父亲和姑父,直至终老,并以孝子礼安葬吕氏。他早年在民间行医,以擅长儿科闻名;后出仕朝廷,官至太医丞。古代的小儿科历来被称为“哑科”,最为难治。他在数十年的行医实践中,积累经验,精心总结小儿病诊治的规律,撰写了儿科专著《小儿药证直诀》。该书作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系统的儿科专著,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儿科病历,记载了小儿常见疾病诊治方法及120多首方剂。因贡献卓著,他被誉为“幼科鼻祖”。

——据《宋史·钱乙传》等


(1)根据材料,概括钱乙的医学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对钱乙的影响。
2022-06-08更新 | 3013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湖南历史高考真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欧洲中国
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
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波义耳近代化学
笛卡尔解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

徐光启《农政全书》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上表为16、17世纪中西方部分科技成就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图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6-0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全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清时期,李时珍十年中多次远行,踏遍青山尝百草;徐霞客头戴“远游冠”,手拄铁杖,游遍“九州五岳,问奇名山大川”;顾炎武遍游华北,写下《天下郡国利病书》。这些学术考察旅游活动
A.深受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B.反映市民阶层的需求
C.旨在总结古代科技的成果D.体现文人的闲情逸致
2022-01-12更新 | 1035次组卷 | 30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与发现,对周边国家,及至世界文明的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但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西方的大多在经验技能方面,其间缺少科学的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也未能提出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

——摘编自人教版、岳麓版高中教材必修三

材料二 中国近代科技成就简表(部分)

领域科技工作者主要成就
兵器制造龚振麟首创铁模铸炮法,撰成《铸炮铁模图说》
数学李善兰撰《方圆阐幽》,阐发微积分初步理论
数学华蘅芳译《决疑数学》,中国最早介绍西方概率论
化学徐寿译《化学鉴原补编》
交通詹天佑自主设计京张铁路,编撰《京张铁路工程纪略》
交通冯如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家和飞行家
数学苏步青发表《射影曲线概论》轰动国际数学界
地质李四光建立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
交通茅以升1937年设计建成钱塘江大桥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现代史》(下)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及原因。
7 . 李约瑟曾提出一个著名论断:蒸汽机=水排+风箱。他用这一公式说明,没有中国古代技术成就,西方近代革命的心脏——蒸汽机是不可能被发明的。李约瑟旨在说明中国古代科技
A.利于工业动力的变革B.加速了西方城市化的进程
C.增强了工业资本流通D.深度影响了欧洲社会转型
2021-02-04更新 | 160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外科技发明成果比较表


——摘编自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材料二 1949年11月,新中国政府建立起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中心一中国科学院。1956年,为响应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由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了我国第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同时,各省、地市、县逐级根据自己的条件相继成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这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事业重新回归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1995年,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并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1996年,国务院明确提出科技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相结合,实现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加速推进科技与经济一体化。

——摘编自《建国60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史演变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的变化并从中国史角度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体制改革的特点和“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背景。
2020-12-16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江晓原在《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议和思考》中指出:古代中文的活字印刷,排字工人必须是一个认识几万个汉字的人,但是西文的排版工人甚至可以是一个不识字的人,因为它一共只有几十个符号。这可以说明
A.中国汉字的优越性B.活字印刷术推广艰难
C.传统科技不易转型D.四大发明有较大争议
10 . 北宋沈括最早使用“石油”名称,他发现陕北人用它来烧烟制墨。沈括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因为“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这反映出
A.中国最早进行石油生产B.沈括预言出石油的主要用途
C.劳动实践丰富古代科技D.陕北地区石油储量十分丰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