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影响和兴衰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黄道婆,幼时为童养媳,因不堪婆家虐待而逃亡崖州,期间学习黎族棉纺织技艺。约40年后重返故乡,改进并推广棉纺技术。然官修史籍不见其名,仅载于元陶宗仪《辍耕录》王逢《梧溪集》、明徐光启《农政全书》等。这反映出(       
A.理学思想掌控意识形态B.海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
C.传统农学注重经验总结D.蒙元政权排斥农耕文明
2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科技体系奠基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儒学开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汉代。儒家经典中包含了传富的自然知识、科技知识,其至包含像《尚书·禹贡》《礼记·月令》《周礼·考工记》这样的科技著作。明清之际、不少儒家学者以及科学家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研究西方科技。徐光启把西方科技纳入理学“格物致知”的框架;方以智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形成“西学中源”思想;以著录儒家经典以及儒家学者著作为主的《四库全书》也收入了西方科学著作。然而,儒家学者对于西方科技的学习和研究,其目的在于把西方科技纳入儒学的统摄之下,把科技理解为手段和工具,科技实际上仍没有获得真正的独立。

——摘编自乐爱国《论儒学对古代科技作用的双重性》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儒学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儒学对科技的双重作用。
2023-01-13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对一千多种动植物进行了统计,然而这部领先西方早二百年的杰作献给朝廷却遭到冷落;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序言中曾辛辣地指出:“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坚持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这种现象表明(     
A.中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B.重政轻技观念束缚科技发展
C.明代科技重视实际经验总结D.古代科技凝聚着人民的智慧
2022-12-11更新 | 695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江苏B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4 . 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由此可知,我国古代的科技发明
A.奠定了古代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
B.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C.有助于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D.科技成果应用的效果受社会环境影响
2022-05-10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清时期,李时珍十年中多次远行,踏遍青山尝百草;徐霞客头戴“远游冠”,手拄铁杖,游遍“九州五岳,问奇名山大川”;顾炎武遍游华北,写下《天下郡国利病书》。这些学术考察旅游活动
A.深受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B.反映市民阶层的需求
C.旨在总结古代科技的成果D.体现文人的闲情逸致
2022-01-12更新 | 1035次组卷 | 30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初年的周敦颐、程颢、程颐提出了新形式的唯心主义体系。周程以继承古代儒家自居,实际上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很多思想。他们的唯心主义体系,是古代儒家孔孟之道与道家老庄学说和佛教唯心主义的综合,他们都把封建社会等级制度说成是天经地义,把封建道德基本原则即所谓三纲五常绝对化、永恒化,从而满足官僚地主阶级进行精神统治的需要。

——郑红峰《中国哲学史》

材料二   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尤其是文化领域,于唐、宋几个世纪内达到顶峰,这也是事实。在这几个世纪中,除了出现许多学者撰写的无所不包的各朝历史外,还出现了佛经和儒家经典的大百科全书,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的杰作大批涌现,写在书卷上的书法艺术同绘画-样受到高度评价,精美的瓷器几乎如玻璃一样薄,一样透明,印刷术的发明价值连城,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理学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简析印刷术产生的影响。
7 . 《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所撰的一部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共609个条目,其中有关自然科学的条目如下,由此可知该著作
《梦溪笔谈》自然科学条目分类表(摘编自祖慧:《沈括评传》)
内容条数内容条数
自然观(阴阳五行)13数学12
物理学40化学9
天文学26地学37
生物医学88工程技术30
A.系统总结了古代科技成就B.主要以自然科学为研究对象
C.记录并指导人民生产实践D.没有摆脱经验型实用性思维
8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在18世纪的中国,“浪费人力的文化”逐渐成形:妇女裹小脚、坐八人大轿、妻妾奴婢成行,都是浪费人力的社会文化行径。与此对应,为节省人力而创设的各种机器,便变为“非当务之急”了。这些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
A.封建理学致使世风日下B.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C.重农抑商政策令行禁止D.自然经济发展的封闭性
2021-03-22更新 | 16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宋代是一个转型朝代,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文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代生产力的发展酝酿着理论形态转型,传统儒学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客观上要求儒学更多地关注现实,这就是经世致用思想。北宋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了,但没有完成国家的完全统一,有识之士通过儒学做出了符合现实的新解释。理学家们吸收并利用外来的和传统的文明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形而上学本体论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在伦理道德上,宋明理学家在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无论是各种各样的理学本体论,还是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理学家们无一不以“辟异端”的态势激烈地反对佛教,但其自身的价值核心却又恰恰是自己所要反对的佛教。经过理学家们的“批判”,儒道互补、佛教为宾的格局已经名存实亡了。

——摘编自宋延高《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

材料二   一个新阶级——士大夫阶级——出现了,他们决心承担起重塑中国传统的责任。他们在政治、意识形态、文学、艺术、科技上所取得的成就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界定宋代是一个转型朝代。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绘画艺术里也产生了精致的新技法。……书籍不再是用手抄卷轴的,而是由日渐繁荣的印刷业生产印制,并配有封面。这使得那些出身中等家庭的孩子可以接受教育,他们在私塾或官学里接受教育。高品质的印刷和出版等通过中亚一直连接到伊斯兰教世界的贸易路线和传播交流网络传播到了欧洲。

——摘编自【德】迪特库恩《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理学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在城市设计、文学、绘画、科技方面的成就,并简析印刷业生产日渐繁荣的影响。
10 . 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对如表解读正确的是
A.启蒙运动促进了欧洲科技的发展
B.西学东渐推动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C.东西方社会发展呈现不同的趋势
D.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