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影响和兴衰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贞观初年,李淳风“通群书,明步天历算”,博得太宗赏识,成为将仕郎,入太史局。之后,他向太宗建议改制原黄道浑天仪,太宗诏命其即行研制,其于贞观七年研制成功。“算经十书”也是太史令李淳风与算学博士梁述奉唐高宗之诏注释的。这说明唐代(     
A.统治者决定着科技发展B.科技发展体现君主意志
C.科技注重实际经验总结D.阶层流动促进科技进步
2024-02-29更新 | 141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福建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2 . 黄道婆,幼时为童养媳,因不堪婆家虐待而逃亡崖州,期间学习黎族棉纺织技艺。约40年后重返故乡,改进并推广棉纺技术。然官修史籍不见其名,仅载于元陶宗仪《辍耕录》王逢《梧溪集》、明徐光启《农政全书》等。这反映出(       
A.理学思想掌控意识形态B.海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
C.传统农学注重经验总结D.蒙元政权排斥农耕文明
3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医者多治儒学,即便不属儒家,亦受儒学影响,《宋会要辑稿·崇儒》中即有儒医的记载。

钱乙(约1032~1113),山东郓城人,北宋儒医的杰出代表。他三岁丧母,因父亲常年在外行医,寄居于姑母家,跟随姑父吕氏习医。他赡养父亲和姑父,直至终老,并以孝子礼安葬吕氏。他早年在民间行医,以擅长儿科闻名;后出仕朝廷,官至太医丞。古代的小儿科历来被称为“哑科”,最为难治。他在数十年的行医实践中,积累经验,精心总结小儿病诊治的规律,撰写了儿科专著《小儿药证直诀》。该书作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系统的儿科专著,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儿科病历,记载了小儿常见疾病诊治方法及120多首方剂。因贡献卓著,他被誉为“幼科鼻祖”。

——据《宋史·钱乙传》等


(1)根据材料,概括钱乙的医学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对钱乙的影响。
2022-06-08更新 | 3013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明清时期,李时珍十年中多次远行,踏遍青山尝百草;徐霞客头戴“远游冠”,手拄铁杖,游遍“九州五岳,问奇名山大川”;顾炎武遍游华北,写下《天下郡国利病书》。这些学术考察旅游活动
A.深受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B.反映市民阶层的需求
C.旨在总结古代科技的成果D.体现文人的闲情逸致
2022-01-12更新 | 1035次组卷 | 30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16世纪画的人体骨骼图,被收录到欧洲一本人体解剖的医学书里,这个人体解剖书被传教士在明末翻译成中文,叫做《人身图说》,用了同样的骨骼图,但又加上了很多甲乙丙丁戊己庚辛这样传统中国的标识,在中国刻板印刷。可是有趣的是,这种人体解剖图,没有在清代的医学界流传,倒是进入画家笔下,清代扬州八怪罗聘的《鬼趣图》里,就用了这个骨骼图来画鬼。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挪用,把科学性的插图变成艺术性的绘画,把人体骨架画成死后的鬼形,掺入了很多阅读者和绘画者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想象,这其中也可以解释出很多东西。

——摘编自葛兆光《从图像看传统中国之“外”与“内”》


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中的历史信息进行合理的解读。(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解读合理)
2021-10-10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6 .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全面记载了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经验技术,他引用《尚书》的内容写道,“润下作咸,武王访箕子而首闻其义”,强调制盐是圣王也要重视的事,在一副《治丝图》中,他所绘的纺织工人戴着指套和绑腿,俨然知识分子装束。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手工业的社会地位提高B.知识分子的经世致用观念
C.重农抑商政策已经瓦解D.宋应星主张打破社会等级
2021-05-26更新 | 467次组卷 | 1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现存最早的两种竹简数学文献《数》《算数书》和传世文献《九章算术》都对盈不足术、按爵位分配财产、赋役分派、大型工程劳力的安排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出较为有效的解决方式。这说明中国古代数学
A.历史渊源较久远B.服务于现实需要
C.重视逻辑与推理D.居世界领先地位
2021-05-07更新 | 1590次组卷 | 3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部分科技著述及其内容。据此可知当时
A.科学技术体系臻于完善B.科技的理论价值受到重视
C.科技研究重经验轻原理D.文化多元推动了科技创新
2021-05-05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部分地市(南平龙岩三明宁德)2021届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明末《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草木之实,其中蕴藏膏液,而不能自流。假媒水火,凭借木石,而后倾注而出焉”;“凡珍珠必产蚌腹”“凡珠生止有此数,采取太频,则其生不继。”据此可知,《天工开物》
A.倡导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B.体现了科学实验的方法
C.展现了江南商品经济风貌D.反映了重农抑商的思想
10 . 随着“黄泥脱色制白糖法”的发明,清代白糖大量出口,甚至进口印度糖的传统贸易区也输入中国白糖。明清用发酵法制作的红茶和乌龙茶,逐渐被外国人广泛接受,成为世界性饮料。这表明当时
A.技术革新促进国际市场开拓B.生产关系变化推动社会转型
C.闭关锁国政策受到强烈冲击D.经济结构变动瓦解自然经济
2021-04-11更新 | 572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四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