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是唐章怀太子(655-684年)墓道中的东壁《客使图》。该壁画
A.体现了尊卑等级的秩序B.创作源于艺术的想象
C.可佐证唐朝的开放政策D.体现文人画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山水画起初是人物画的衬景,在宋代逐渐发展成独立的画种。宋代画家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绘画的追求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强调对山水程式化、规律化符号的总结,将个体生命意识融入绘画之中,寄托作者的思绪情怀。据此可知,宋代的山水画创作(     
A.折射出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B.受到儒学思想变迁的影响
C.缘于科举制的日益完善D.摆脱了传统绘画理论的影响
2021-12-30更新 | 168次组卷 | 10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描绘的是古代制作古琴的场景,有的人物在断板、制弦、试琴,有的在指挥、合共14人、皆坐于大块的兽皮上,其中一块可见明显的虎皮花纹。该图反映了当时

东普顾恺之《斫琴图》(摹本)
A.底层劳动群众的辛劳B.南方商品经济的聚荣
C.官营手工业发展水平D.士人阶层的社会风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图为东汉制盐画像砖,描绘了四川人制盐的场景。该作品体现了
A.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B.农本意识与表现技巧的结合
C.异域风情与中原文化的交汇D.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2021-12-26更新 | 141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李泽厚在评述两宋的绘画时认为:从北宋到南宋的过渡,也是从“无我之境”向“有我之境”推移的过 程;而追求细节、真实也逐渐成为宫廷画院和画坛的重要审美标准;于是,柔细纤纤的工笔花鸟成为独 步一时的艺坛冠冕。由此可知,宋代绘画审美的转变主要得益于
A.理学思潮的影响B.世俗化的趋势
C.禅学思想的传播D.文人画的兴起
2021-12-19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5 对比类选择题-2022年高考历史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离婚诉》(下图所示)这幅木刻版画创作于1942年,该作品体现出创作者对婚姻问题及妇女解放运动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该木刻板画创作
A.反映了边区社会经济的发展B.融入了传统绘画的写意风格
C.体现了妇女思想观念的转变D.展示了苏区土地革命的成果
7 . 下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职贡图》,描绘的是外国使节和我国边远少数民族使臣携带贞品来唐朝进贡的生动场景,该作品体现了
A.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频繁B.文人意趣和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和史料价值的统一D.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融合
2021-12-02更新 | 47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非凡吉创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图是元代画家吴镇的《芦滩渔父图》,画上所题为:“红叶村西夕照余,黄芦滩畔月痕初。轻拨棹,且归欤,挂起渔竿不钓鱼。”落款是“梅老戏墨”。据此可知,该画
A.蕴含了儒家隐逸思想B.开启了文人画的先河
C.体现了反礼教的精神D.具有借景抒怀的情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图为唐章怀太子李贤墓中出土的壁画《马球图》。这幅壁画可以用来说明
A.华夷观念的盛行B.贵族生活价值取向
C.尚武精神的盛行D.文人画的开始流行
2021-11-16更新 | 57次组卷 | 3卷引用:热点17 北京冬奥会展现“中国风与世界情“——体育活动与文明交流-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东晋书法家卫铄在《笔阵图》中指出,“每为一字,各象其形”,在运笔时“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撇如陆断犀象。折如百钧弩发。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雷奔。横折钩如劲弩筋节。”这一主张
A.表明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发阶段B.反映了讲求法度的楷书步入盛世
C.说明理学推动书法尚意风气盛行D.体现出取法自然的传统艺术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